在印尼開展業務面臨的十大挑戰

復雜的圖形

根據渣打銀行的報告,該國積極進取而且發展迅速,預計到 2020 年名義人均 GDP 會翻四倍,而未來的經濟擴張也將包含更多包容性增長。作為亞洲新興的全球經濟體,印度尼西亞經濟強大、政治穩定并且致力于改革,因此無論其工業發展如何,都值得全球化企業進行關注。

然而,盡管印度尼西亞的經濟效益極佳,但仍面臨
抑制私有企業發展的挑戰。對于期望利用其高速發展水平和遠大經濟前景的企業而言,擁有當地專業人士的幫助是一筆真正的財富。

創辦企業

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 (IFC) 將印度尼西亞列為全球第 166 位最容易開展業務的國家,強調在該國創辦企業要涉及嚴格的審批流程。與經合組織的平均 5 道程序相比,在印度尼西亞創辦公司實體需要 9 道程序,平均耗時 47 天。企業必須與國庫部、法律和人權部以及人力部保持聯絡,并完成若干項注冊。

辦理施工許可證

獲取施工許可證平均耗時 158 天,涉及 13 道程序。在土地房產稅辦事處和工業貿易部的地區辦事處注冊之前,必須咨詢土地規劃處并獲取幾個證書。

獲得電力供應

在該國獲得電力供應的成本極高,遠遠高于經合組織的平均成本。雖然外部工程和最終連線也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作,但是主要成本均花費在從印度尼西亞電力承包商協會 (AKLI) 獲取電氣安裝擔保證書 (JIL) 和運營價值證書 (SLO) 上。

注冊資產

注冊資產耗時 22 天并需要 6 道程序,包括通過土地證考試和支付購置稅。該國的財產注冊成本也遠遠高于經合組織標準。

獲得信貸

雖然恢復印度尼西亞的聲譽還需要開展大量工作,但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將印度尼西亞列為全球第 129 位最容易獲得信貸的國家。政府組織的研究發現,通過完善基于資產的貸款制度和推廣房地產登記制度增強債權人的法律權利,可以改善信貸環境。

保護投資者

印度尼西亞對投資者的保護相對較強,在全球排名前五十。政府一如既往地認可并維護國內外投資者的財產權,近幾年沒有對投資者公然采取強制的征收行動。2007 年實行的投資法通過向外國投資開放主要經濟領域鞏固了這一措施。

納稅

公司平均每年需要耗時 259 個小時來處理多達 51 項稅款。25% 的公司需要 75 個小時處理所得稅,而處理社會保險稅和增值稅則要再增加 184 個小時。

跨境貿易

印度尼西亞主要依賴于國際貿易,因此進出口貨物的成本相對較低。雖然清理集裝箱以進行運輸的耗時較長,但本國跨境貿易的成本遠遠低于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其他國家。

執行合同和解決破產事宜

執行合同需耗時 498 天并會產生巨額成本。破產事宜情況與之相同,平均耗時為 5.5 年,資產回收率為 14.2%,低于經合組織的平均值 70.6%。

文化

缺少透明度和公司管理意味著,印度尼西亞存在嚴重的貪污現象
和有組織的犯罪行為。企業也常常將勞資糾紛視為難題,因此建議對所有合同進行嚴格的審查。

TMF 集團

我們擁有豐富的當地知識,能夠助您避過這些雷區。無論您是想要在印度尼西亞創辦公司還是想要簡化在印度尼西亞的業務運營,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