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全球對中國發展成為消費經濟體的猜想由來已久,但最新的數據顯示,這個曾經的外銷大國現在更加注重拉動內需,這為希望在國外擴張業務的公司創造了眾多機遇。

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已于 2013 年 3 月出現貿易赤字,雖然全年仍然有將近 2700 億美元的盈余。這一結果證實了很多分析師長期以來的預測,即中國未來的增長將不再嚴重信賴出口,新一屆領導人致力于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的增長,與過去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增長的方式相比,這無疑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隨著中國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消費支出的增長,全世界都已經感受到其造成的影響。最新的旅游數據顯示,中國游客在旅途上的花費達到創紀錄的 1020 億美元,超過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有志于開拓海外市場的公司越來越多,而中國似乎已成為業務擴張的最佳目的地。但是,對于嘗試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而言,等待他們的是冗長的辦事手續以及陌生的消費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在身邊有當地顧問提供幫助以適應復雜的市場就顯得至關重要。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今年預計增幅是 8.2%),我們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海外公司面臨的一些主要困難進行了評估。

市場準入
當地經銷網絡、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以及法規要求使得進入中國市場非常困難。而且,中國的市場環境與世界上的其他經濟體完全脫節,因而在中國邁出第一步尤其困難。據估計,在美國市場獲準的產品中有 37% 在中國未能獲準銷售。

消費者喜好
中國社會階層在過去幾十年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消費環境與過去相比也變得更加多元化。中國市場與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完全脫節,許多公司由于沒有考慮消費者的喜好而在中國陷入困境。

官僚制度
海外公司往往困惑于中國的法律法規而舉步維艱,最近一次商業調查的 338 名受訪者中有 31% 將官僚制度列為在中國拓展業務的首要關注問題。最常見的報怨涉及所需牌照和許可證的獲取,許多受訪者都感嘆這個過程非常費力。

政府相關挑戰
政府程序的透明度以及腐敗是進入中國的公司關注的首要問題,但是新一屆國家領導的執政可能會對這種情況加以改善。中國人民需要相信政府的決策是為了服務于他們的利益,此外還有一種風險日益抬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共產黨的領導干部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緊握權柄。
標準與遵從性評估

中國有各種規定說明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和處置方式,所有產品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定。這對于許多公司而言都難以理解,從而影響中國對這些公司的吸引力。

知識產權
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名聲不佳,但最新的報告顯示其狀況正在大力改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最近表示,“每多一個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外國公司,就有更多提出同樣訴求的中國公司”,這表明中國在這方面正在取得進展。

競爭
許多中國公司正在尋求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將產品和服務銷售至國外,這就導致了競爭的加劇。而且,在某些情況下,與國外公司相比,消費者可能會優先選擇國內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政府也可能會給國內公司優待,這使得打入市場會變得愈加困難。

勞動力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6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工資水平已經提高 5% 到 10%。更有 8% 的受訪者表示其工資水平漲幅已超過 15%。在整個調查中,這是受訪者最為關注的方面。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問題仍然是中國公司的首要任務,訓練有素的專業勞動力仍然供不應求。因此,各個公司發現很難留住最好的員工,因為有些跳槽能夠帶來高達 30% 的工資漲幅。

行政管理
企業管理人員需要處理大量與行政管理、執照獲取、產品審批和其他繁瑣運營事務相關的文件。對很多公司來說,克服官僚主義障礙是成功打入中國市場的最大難題。

TMF 集團
我們擁有豐富的當地知識,能夠助您避過這些雷區。無論您是想要在中國創建公司還是想要簡化在中國的業務運營,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