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ESG双重重要性问题

本文原發布平臺為Board Agenda
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想要衡量和管理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同時識別自身業務的外部風險和機會,完成ESG雙重重要性評估是重要的第一步,而且日益具有強制性。結構化的分步方法有助于企業建立評估,并駕馭復雜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工作。
當前,越來越多在歐盟設有總部或有重要業務的企業必須完成雙重重要性評估(DMA),這是歐洲《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規定的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報告義務的一部分。
然而,完成DMA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許多企業對于基于該評估的可持續發展報告要求一籌莫展。
這項任務看似艱巨,但借助結構化的分步方法,企業便可以找到切入點。其關鍵并非追求完美,而是要盡快邁上征程。
什么是DMA?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ESG DMA的具體內容。從本質上講,DMA同時從內部和外部視角確定對于企業而言重要的ESG議題。
內部視角重點關注對企業運營、戰略和利益相關方重要的ESG議題,包括運營風險、資源管理、員工福祉以及與企業價值觀和目標的一致性。
外部視角則側重于外部利益相關者(如投資者、客戶、監管機構和社區)的關注和期望,包括社會趨勢、監管變化、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反饋和行業標準。
實施DMA有助于企業在處理自身運營影響的同時,滿足外部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和要求——提升透明度、責任制以及整體ESG績效。
DMA可幫助企業將可持續性報告的重點放在正確領域。然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在著手實際工作——收集、分析、報告并最終改進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KPI)之前,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
可持續發展報告挑戰
在實施ESG雙重重要性評估之后,為了將可持續發展報告成功納入日常運營,企業需考量并解決一系列挑戰:
- 數據收集的復雜性 – 這也許是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DMA后挑戰之一。要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合作伙伴和供應商處收集相關的高質量ESG數據,其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避免。
ESG包括從環境影響到社會公平的一系列議題,其中每一項都涉及不同的數據類型和來源(《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ESRS)中列出了1000多個數據點)。數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會使收集和分析工作變得繁瑣。此外,企業可能面臨數據格式不一致、數據集不完整的問題,還需要確保所收集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納入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觀點 – 全面的ESG戰略必須納入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包括客戶、員工、供應商和本地社區。要使多方利益和關切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并非易事:企業需要平衡運營的可行性和盈利性與利益相關者的期望。要調和不同的觀點,離不開透明的溝通、積極的參與和通常較為復雜的談判。
- 資源限制 – 企業通常會低估在全企業范圍內實施ESG報告所需的人力和財力規模。如今,有數百萬員工參與財務報告,但可持續報告參與者僅數千人。企業需分配充足預算和專業人員,以長期實施ESG戰略。大型企業需建立至少與其財務報告團隊同等規模的非財務報告團隊。以中小型企業最舒適的預算,可能難以吸引足夠的專業人才,因此有時公司更傾向于尋求外部幫助,以制定和實施ESG報告計劃。
- 衡量與驗證 – 企業通常會低估在全企業范圍內實施ESG報告所需的人力和財力規模。如今,有數百萬員工參與財務報告,但可持續報告參與者僅數千人。企業需分配充足預算和專業人員,以長期實施ESG戰略。大型企業需建立至少與其財務報告團隊同等規模的非財務報告團隊。以中小型企業最舒適的預算,可能難以吸引足夠的專業人才,因此有時公司更傾向于尋求外部幫助,以制定和實施ESG報告計劃。
- 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 – ESG監管環境變化快速,新的法律和標準頻繁出臺。緊跟變化并確保合規對企業而言是一個動態的目標。企業需保持靈活并相應調整戰略。
- 納入業務戰略 – 一旦確定了重要議題,將其納入整體業務戰略時就會遇到一系列新的挑戰。這意味著,不能再將ESG視為邊緣事務,而要將其嵌入核心業務運營、決策流程和企業文化。
- 參與度和透明度 – 在整個ESG報告流程中,務必保持公開透明,確保利益相關者高度參與。利益相關者期待就進展獲得定期更新、清晰溝通和實質證據。要建立和維持信任,就必須持續地保持公開,并誠實地編制報告,包括披露挫折和挑戰。
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七個步驟
DMA后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編制難度不容小覷。但將其拆解為定義明確、易于管理的“子任務”后,企業便能知道如何著手。為了不坐失良機,企業宜盡早報告已確定的內容(同時關注待完善領域),即使這意味著企業最初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涵蓋的范圍有限。
第1步:劃分責任
董事會首先應決定由誰負責非財務可持續發展報告。是由首席財務官(CFO)還是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牽頭?大型企業的財務報告本身較為復雜繁瑣,但它已發展了幾十年,而且只涉及少量數據點。基本上,CSO/可持續發展主管應負責企業內部的ESG戰略和治理,但由于ESG報告/非財務報告是年報的一部分,因此應由CFO負責。
第2步:排定重要議題和范圍的優先級
下一步是確定與企業及其利益相關者最相關的重要議題并排定優先級,包括哪些議題已經得到妥善處理、哪些需要關注,以及報告的范圍(包括哪些地區、子公司、合作伙伴和供應商)。這包括從影響和財務角度來判斷哪些議題最為重要。排定優先級有助于將工作重點放在關鍵議題上,確保高效分配資源。
第3步:開始收集和分析數據
確定高優先級議題后,下一步就是收集數據。企業需收集與所選ESG議題相關的信息,來源包括內部記錄、行業基準、利益相關者訪談等。然后,應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了解當前的影響和績效水平。這是確立基線并找出現狀與預期結果之間差距的關鍵階段。
第4步:設定目標
根據分析,企業應針對各個高優先級ESG議題制定清晰、可衡量且有時限的目標。目標應宏大但可實現,并與更廣泛的行業標準或全球框架保持一致。
第5步:實施行動計劃
設定完目標后,企業應制定并實施行動計劃,以彌合已發現的差距,并向既定目標邁進。行動計劃應明確具體步驟、劃分責任、分配資源并設定時間表。
第6步:監測和報告
要追蹤目標進展和已實施行動的效果,就離不開定期監測。企業應制定關鍵績效指標(KPI),并利用這些指標來衡量進展。應通過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其他渠道來透明地向利益相關方報告結果。
第7步:確保利益相關者的持續參與
內外部利益相關者(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等)的參與可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促進合作并建立信任。在企業內部,這包括引導員工并讓他們參與ESG計劃。在企業外部,這意味著定期與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同步最新進展和挑戰,并征求他們的反饋意見。
DMA后階段充滿挑戰,務必記住這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借助可衡量的分步方法——如有必要,可以從小范圍入手——企業可以有效地在DMA的基礎上,將可持續發展長期融入核心運營。
详细了解ESG报告 详细了解ESG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