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阿拉伯王国营商

沙特阿拉伯王國是中東地區國土面積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全球第三大產油國。
得益于快速的經濟增長和政府為吸引外資出臺的一系列激勵舉措,沙特阿拉伯為有意開拓中東市場的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沙特阿拉伯簡介
沙特阿拉伯王國(以下簡稱“沙特”)地處歐洲、亞洲、非洲三大洲交匯的戰略要沖,得天獨厚的位置為投資者進入中東、北非等眾多市場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先天優勢。
沙特是絕對君主制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國王和王儲與內閣就所有政治決策開展磋商,采取威權體制。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的經濟對石油和能源行業的依賴度很高。然而,2016年,沙特推出了“2030愿景”(Vision 2030),旨在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和吸引更多外國投資,以降低對石油出口的依賴。隨著多個領域的蓬勃發展,沙特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多元化水平也顯著提升。科技、旅游、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投資有效改善了國家經濟結構,為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一系列大規模基建項目,例如“沙特新未來城(NEOM)”、紅海新城(Red Sea Project)和利雅得地鐵(Riyadh Metro),為建筑工程行業帶來了大量利潤豐厚的投資良機。沙特為推動旅游業發展也投入了大量資金,推出了面向外國游客的電子簽證等一系列便利舉措,實現了外國游客數量和本國就業機會的雙增加。
沙特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的20國集團(G20,約占全世界GDP的80%)成員,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中最大的成員國。此外,沙特還是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的成員國,以及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和阿拉伯聯盟等國際組織的創始成員。
實事快讀:
- 官方機構預計,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沙特202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807萬億美元。(World Economics)
- 貨幣——沙特里亞爾(貨幣符號:?;貨幣代碼:SAR)。
- 語言——阿拉伯語。
- 政府類型——以伊斯蘭教為基礎的君主制,國王為國家統治者和國家軍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王儲和內閣協助國王治理國家。
- 人口——3733萬(來源:Worldometer,截至2024年3月)。
- 首都——利雅得。
- 支柱行業:石油、貿易、投資。
沙特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對各國投資者擁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有意進軍沙特市場的企業應充分了解當地營商環境和復雜的監管體系,確保經營活動順利展開。
TMF Group近期收購了Proven旗下的多家機構。Proven是行業領先的跨國外包公司,致力于幫助企業在沙特和其他GCC司法管轄區順利開展營商活動。Proven在當地市場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客戶基礎。因此通過此次收購,我們能夠延續其在專業知識和客戶方面積累的優勢,確保在沙特提供高水平的支持服務。 |
在沙特阿拉伯營商的優勢
沙特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二和第六。石油行業的巨大利潤毋庸置疑,但是近年來,沙特更多將吸引外資的重心轉向旅游、娛樂、制造、醫療、教育和科技等領域。
根據世界銀行的分類,沙特屬于高收入經濟體,按名義GDP計算,它在全球排第19位。沙特營商環境的主要優勢包括對企業友好的整體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得益于此,沙特成為企業在中東地區設立區域總部(RHQ)的理想落腳點,為進一步打開中東市場提供巨大便利。
作為GCC成員中的最大經濟體,沙特背后是超過6000萬的消費者、GCC成員間經濟高度融合和自由貿易協定等巨大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沙特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在交通、物流、通信、公共事業等方面相繼投資落地了一批規模宏大的項目,非常適合作為供應鏈管理、配送、倉儲等相關企業的物流中心。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在這里都能實現無縫銜接,在提高人員、貨物流動效率的同時,為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很大便利。
沙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和項目,這也是當地營商環境的一大亮點。
為了促進私營部門增長,“2030愿景”圍繞以下四個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促進私有化、監管便利化和經濟多元化的項目:提高人力資源素質、改善外資營商環境、提升公共管理水平、打造具有競爭力和適應性的勞動力市場。
這些項目顯著提升了沙特的國際聲譽。沙特積極參與地區與國際政治事務,對于推動繁榮發展、和平穩定的聯盟和相關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沙特積極開展各類外交活動、主辦眾多國際峰會,著力打造其國際大國的形象。
沙特政府出臺了很多刺激外商投資的優惠,包括免稅、補貼、贈地和快速審批等。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和NEOM等經濟特區(SEZ)為在區內經營的企業提供了額外的激勵和監管便利。
沙特為外資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但想要順利經營,企業必須對當地文化和監管要求有全面了解。
在沙特營商:文化
伊斯蘭教發源于沙特所在的這片土地。根據《沙特阿拉伯王國治國基本法》,伊斯蘭教為其國教。沙特文化深受伊斯蘭教影響,在這里經營的企業必須充分了解并尊重當地的宗教習俗和傳統。沙特商業文化的特點是保守、低調、友好。恰到好處的問候和閑敘在營造良好交流氛圍、構建長期互信合作關系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世界,監管合規和企業治理是一切商業行為的基礎,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在沙特,商業行為在上述基礎上融入了很多當地特色文化元素。
與當地有關方面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是重中之重。想要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企業必須投入大量時間與有關方面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關系。企業高層應當與潛在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為后續的商業往來和長期合作鋪平道路。
在交流交往中,相比務實直接,沙特更傾向于委婉迂回。在進入實質性的商業洽談前,當地人更習慣先與潛在伙伴熟識。這里的溝通協商進展相對較慢、給雙方留足充分的回旋空間,因此催進度、趕時間可能會給人留下無理冒犯的印象。因此在協商或商務會議中,企業高層應務必保持耐心、做到禮節周全。
沙特的監管環境
沙特政府不斷簡化監管要求、推出眾多吸引外資的激勵舉措,因此在當地設立外資獨資企業已變得越來越容易。
得益于上述舉措,沙特在世界銀行《營商便利度報告》(Ease of Doing Business)中的排名從第92位大幅躍升至第62位。
為了實現“愿景2030”的各項目標,沙特多措并舉、著力吸引外國投資者在沙成立有限責任公司(LLC)。沙特投資部(MISA)甚至在2015年專門發布政令將此前的法律作廢,允許在零售和批發行業成立外資獨資企業。
盡管管理力度有所放松,但企業仍須充分了解當地復雜的監管要求。
1.企業類型和外企資本要求
外國投資者在沙特可以設立的實體類型如下所示:
最常見的包括LLC、股份公司(JSC)和分公司,其中分公司是跨國企業的首選。
盡管當地法律法規對LLC未設最低資本要求,但是從實踐來看,MISA規定的外資LLC最低資本為50萬沙特里亞爾。房地產投資、承包及商業等特定領域有明確的最低資本要求。
有意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政府獨資或部分出資)的投資者需在沙特境內設立區域總部。
2.勞動法規
充分了解當地勞動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確保雇傭合規至關重要。沙特對于本國公民的雇傭比例制定了嚴格要求,這是外資面臨的一大關鍵挑戰。
“愿景2030”為促進本國人就業制定了詳細標準。“Saudi Nationalisation”計劃也被稱為“Nitaqat”,旨在提升沙特公民在私營企業的就業比例。
除非獲得沙特人力資源和社會發展部(MHRSD)的特別許可,否則企業中沙特籍員工的比例不得低于75%。如企業能夠證明無法找到足夠數量的符合要求(掌握相關技能或擁有相關資質)的沙特籍員工,那么MHRSD將給予相應許可。
沙特籍員工可以簽訂固定期限或無固定期限合同,但外籍雇員只能簽訂固定期限合同。
外國人須持有工作簽證才能在沙特工作,為此他們必須獲得沙特雇主的擔保。工作簽證的審批時限為大概為兩到三個月。在雇傭外國員工前,企業必須獲得MHRSD出具的“block visa”(或指標)批準。
3.擔保人制度(卡法拉制度)
沙特半數以上的勞動人口為外籍員工。與很多其他GCC成員國一樣,沙特對于外籍員工同樣采取“卡法拉(Kafala)”制度(即擔保人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將外籍員工與雇主的關系確定下來,包括雇傭合同、薪酬和工作條件等。
根據這一制度,沙特會給企業出具允許其雇傭外籍員工的許可。由于限制性強且員工保障措施缺位,人權組織很長時間內一直對該項制度表示高度擔憂。
然而近年來,該項制度經歷了幾次改革,強化了對員工利益的保障,并放寬了對人員行動自由的限制。從2021年起,員工在勞動合同到期后,無需獲得雇主同意即可離開沙特或更換工作。員工在合同存續期間可以更換工作,前提是在規定時間內告知雇主
員工也不再受到“出行授權”(exit authorisation)的限制,無需雇主許可也能夠進行不限期的出行。
4.稅收制度
沙特采取屬地稅制,企業稅率視行業類型和沙特籍員工數量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在沙特投資的非沙特投資者有義務繳納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不論是否為沙特本國企業,只要在沙特境內開展經營活動,亦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沙特的多項稅務規定都有利于投資者,比如沒有個人所得稅和標準納稅年度(企業使用其內部財年即可),其稅務系統操作也很便捷,企業只需登錄一個端口,且大部分內容均有英文版。
盡管稅務工作看起來相對簡單,仍有一些問題必須引起重視。了解公開信息和稅務要求的渠道有限,稅務代碼和具體操作也存在不統一的情況。提交的上述稅務優惠申請材料必須使用阿拉伯文,避免雙重征稅協定(Double Taxation Treaty)的適用具有很大難度。
投資者在沙特營商應注意的主要稅種如下:
- 企業所得稅(CIT):非沙特實體或常設機構的統一稅率為20%,本國企業(含GCC成員國)的稅率為2.5%。
- 預提稅(WHT):稅率在5%到20%之間,根據非居民實體從沙特獲得的不同收入類型而有所差異。
- 增值稅(VAT):標準稅率從2020年的5%提升至目前的15%,旨在減輕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濟影響。特定貨物和服務免征增值稅,具體包括貨物和旅客、部分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國際運輸以及投資金屬的供應。
- 社會保險稅:所有企業必須為每位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稅,沙特籍員工和外國雇員的稅率有所不同。
- 扎卡特(Zakat):也稱“天課”,根據伊斯蘭教教義,所有沙特實體都需繳納該項稅款。
扎卡特、稅務和海關總局(ZATCA)是沙特的官方稅務機關,負責沙特的所有稅收和海關事務。
有意在沙特經營的企業須確保及時了解當地最新的稅務法規,確保合規、避免意外稅務責任。
2024年2月,沙特對其境內的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頒布了新的稅收激勵政策。根據最新規定,滿足相關標準的實體可享受免除繳納CIT和WHT的優惠待遇,期限為30年且可延續。此外,某些地區也為企業提供了額外的稅收激勵優惠。
在沙特營商的具體目的地
有意在沙特開展經營活動的跨國企業必須認真選擇具體的落腳點。
為了確定最合適的城市,企業須考慮以下因素:是否靠近目標市場、是否便于招募高素質勞動力、基礎設施是否完備等。企業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利雅得、吉達(Jeddah)和達曼(Dammam)。
利雅得是沙特的首都,也是全國的經濟、金融和商業活動中心。利雅得的貨運代理公司每天運營,為去往該國其他地區和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很大便利。利雅得的人口超過600萬,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大都市之一。
吉達是沙特人口第二大城市,僅次于利雅得,也是通向紅海的最大港口。最近一段時間,吉達旅游業經歷了一輪迅猛發展,當地基礎設施和發展水平邁入了快車道,也因此成為城市化相關投資者的理想目的地。
達曼地區石油資源豐富,是石油行業投資者的理想選址。此外,它也非常適合初創企業,吸引了很多不同領域的企業家來這里投資興業。
除了上述三個城市,SEZ和其他工業城市對于很多企業而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2023年4月,沙特政府宣布成立四個經濟特區(SEZ),為外國投資者提供獨特的競爭優勢,其中部分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加以固定。這四個SEZ分別是: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KAEC)、吉贊經濟城(Jazan)、拉斯海爾(Ras Al Khair)和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它們為在區內經營的跨國企業提供多項激勵舉措,例如最長可達20年的5%CIT、免收WHT、區內貨物關稅緩納等。
員工招聘和人力資源管理
在沙特營商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員工招聘和人力資源管理。
沙特2022年度的官方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3230萬,其中42%為外國人,63%的沙特人小于30歲(沙特統計局,2022年)。面對如此龐大的年輕人口,沙特政府推出了多項促進教育培訓和創造就業崗位的計劃來為年輕人賦能,這對于有意在沙特招募員工的企業來說尤為值得關注。
“愿景2030”不僅推動了經濟改革,也在更大范圍內帶來了一場社會變革。既要實現現代化這個核心目標,也要傳承發揚好傳統文化。針對女性和年輕人的賦能計劃影響尤為巨大。在“愿景2030”框架下,女性獲得了更多就業崗位,一批教育改革和創業項目也得以順利落地,沙特的人力資源優勢由此得以充分發揮出來。隨著越來越多沙特女性步入職場,沙特在金融、工程、醫療、科技等領域的高素質勞動力數量出現了快速增長。
自2019年起,沙特先后開展了數次就業改革,女性的工作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世界銀行的《女性、商業與法律》(Women Business and Law)報告顯示,部分改革舉措包括女性有權選擇居住地、禁止職場性別歧視和禁止解雇孕婦等。
要想在沙特維持合規經營,就離不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做好相關工作咨詢、與有關政府機構建立良好關系等都是重要且必要的。為了提升經營透明度、落實最佳實踐、確保商業策略和財務、經營目標相一致,企業需要在當地市場和政府系統中構建自己的影響力。
在沙特經營的企業應當對雇傭沙特本地員工給予高度重視。投資者可以通過與第三方招聘機構合作和開展技能培訓來吸引一流人才。
沙特對于雇傭外籍員工有一系列專門的規定,也需要重點關注。如果需要具備專業技能的非沙特籍員工,企業需通過國際招聘渠道來招募人才,并在簽證辦理、重新安置、文化融入等方面予以支持協助。
在沙特經營的外國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需高度關注跨文化培訓。應對非沙特員工開展入職培訓,幫助他們了解沙特的工作文化和社交習俗,以最大限度減少誤解、促進高效協作。
TMF Group不僅對沙特有深入了解,而且可提供定制化服務,從而幫助企業簡化工作流程、確保合規經營,充分挖掘沙特龐大的市場潛力,實現業績不斷增長。
常見問題
1. 在沙特營商有哪些益處?
益處包括:可以進入中東及其周邊地區廣大市場,消費者規模高達6000萬;商業友好型基礎設施、面向外國投資者的稅收激勵以及獲得資本支持難度較低等。
2. 可以在沙特成立哪些類型的公司?
在沙特可以成立多種類型的公司,但最常見的是LLC、JSC和分公司。其中,外國投資者通常選擇設立分公司。
3. 沙特對于外資企業有何限制?
一般而言,沙特允許成立外資獨資企業,前提是股東符合MISA制定的要求。
4. 設立企業需要多長時間?
企業需要首先獲得MISA的投資許可證,然后才能開始辦理成立LLC或分公司的相關手續。沙特工商部(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完成商業注冊(CR)相關工作需要大概三到四個月。
5. “沙特化”(Saudization,即Nitaqat)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由沙特勞工部(Ministry of Labour)推行的“沙特國民化項目”( Saudi Nationalisation Programme),對企業雇傭沙特籍員工做出強制性要求。
6. 在沙特營商的前景如何?
總的來說,在充分了解沙特文化和監管情況的前提下,在沙特營商能夠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沙特經濟發展迅速,政府出臺了很多激勵措施,資本充足,而且很多行業都處在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