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营商

中國大陸在塑造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自2008年以來一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近年來,中國政府秉承更加開放的態度,開展廣泛的數字化轉型,業務流程得到了簡化。然而,由于地區的復雜性,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的公司應對當地的規定和監管有清晰的了解。
關于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是東亞最大的司法管轄區。人口超過14億,按名義GDP計算,中國大陸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大陸在塑造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中國大陸是全球主要出口國之一,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創歷史新高。中國大陸的新增億萬富翁數量居全球首位,數十億美元流向全球其他主要商業中心,對外投資也在迅速增加。
實事快讀
- 2022年GDP:9萬億美元 [Statista]
- 貨幣:人民幣(RMB,符號:¥;代碼:CNY;或CN¥)
- 語言:普通話
- 人均國民總收入:2022年為18,151美元,相比2021年增長74%)[Macrotrends.net]
- 人口:25億[Worldometer,2023年11月]。
- 首都:北京
- 主要行業:工業、服務業、農業、租賃和商業服務、制造業、批發和零售貿易
- 主要城市: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天津、重慶、廣州、武漢
有志于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的公司將發現許多擴大業務的機會。 然而,與此同時,他們仍需要應對眾多的復雜性。在TMF Group公布的《2023年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中,該司法管轄區的商業環境復雜性全球排名第15位。
因此,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需要透徹了解當地的經濟環境以及中國商業慣例的法規。
中國大陸的商機
中國大陸仍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增長型經濟體,很多企業在該司法管轄區取得了成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更多企業擴張海外市場,中國大陸因其豐富的投資機會和龐大的消費基礎而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
該司法管轄區的營商環境雖然相對復雜,但近年來已經有所簡化,部分原因是中國政府對國際投資采取了更加歡迎的態度。此外,中國大陸還經歷了企業設立和運營流程的廣泛數字化轉型。
中國政府持續通過當地社交媒體和政府官方網站及時更新法律,增加透明度。最近一項立法變化是增值稅法的修訂,其草案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19年11月聯合發布。經收集社會各界的反饋和建議,修訂案于2022年12月首次審議,2023年8月再次審議。
政府還開始鼓勵某些行業(如化工行業)采用納入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的替代工作方式。盡管尚未立法,但企業和消費者都在反映出以更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業務的轉變,這使得司法管轄區能夠更好地為未來的監管發展做好準備。
說到中國大陸最佳營商地點,有很多城市可以被稱為經濟強市,其中包括北京、廣州、上海和深圳。政府還提供區域稅收優惠,鼓勵投資于西部城市或某些自貿試驗區,以提高它們的競爭力。
在中國大陸營商的挑戰
企業在中國大陸運營時面臨的典型挑戰包括了解城市和地區之間的差異,因為這一司法管轄區的地理范圍和地區之間的細微差別相當大。
其營商復雜性的一個特殊方面是各省市的立法和合規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掌握最新的當地知識對成功至關重要。跨國公司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將中文作為主要商業語言,這增加了對準確翻譯的需求,帶來一定挑戰,并增加了額外行政流程的負擔。
中國大陸有31個省級行政區和600多個城市。雖然在整個司法管轄區都適用同一套法律制度,但在實踐中仍存在很大的地域差異。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很多企業都會發現,合法合規地在各個城市運營其所有法人實體和分支機構堪稱一項重大挑戰。
在一二線城市,因為擁有相當對完善的專業服務提供商生態系統,這一挑戰可能并不明顯。然而,當業務擴張到三四線城市時,可能很難找到合格的服務提供商來協助完成向政府部門辦理必要的申報程序。
中國大陸的合規性和監管環境
盡管對企業而言,緊跟不斷變化的環境并非易事,但許多監管變化本質都是為了鼓勵外國直接投資。近年來,出現了普遍向更加數字化和透明的營商方式轉變,監管機構正有條不紊地開放和簡化能夠對中國經濟產生最大積極影響的行業,例如金融服務業。
為吸引外國人才,中國政府于2023年8月延長了在該司法管轄區工作的外國人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此舉允許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外國人再享受四年的免稅優惠,直至2027年12月31日。
面臨快速變化的監管環境,企業必須與具有當地知識和經驗的合作伙伴合作,以避免任何潛在的商業風險。
中國大陸的人才招聘和管理
《勞動法》是一項基本的勞動法律,自1995年開始施行。該法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維護勞動制度。
近年來由于《勞動法》頻繁修改,已經影響到人力資源職能,包括招聘和薪酬發放。 企業必須定期熟悉《勞動法》的最新修訂內容。
勞動合同的正式版本必須用中文書寫。通常有三種類型的雇傭合同:定期合同、無固定期限合同和項目合同。在雇員被視為永久雇員之前,只允許簽訂兩份定期合同。
中國政府歡迎外國投資者、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A類人才)在司法管轄區工作,但“常規”職位空缺優先雇用當地人才。外國人若打算在此工作,應具有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和相關教育背景,除非符合A類人才要求。
滿足獲得外國工作許可證的復雜要求并不容易,而且成本可能很高。Z字簽證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的公司就職的外國人所使用的簽證許可。
企業為獲取聘用外籍雇員的工作許可證必須經歷的重要階段
- 獲取《外國人工作許可通知》和邀請函。
- 雇員從其原籍國申請Z字簽證(首席代表和法定代表人可在中國大陸申請)。
- 雇員在中國大陸境內接受一次健康體檢。
- 雇主為雇員獲得《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有效期1-2 年)。
- 雇主為雇員獲取居留許可(有效期與工作許可相同,可多次入境)。
國家福利由諸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的地方資金提供。農村雇員通常不在覆蓋范圍內。
司法管轄區內強制性福利制度涵蓋的五項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均屬于現行社會保障框架的一部分。
中國大陸的金融和稅收環境
中國政府對于在大陸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有諸多財務要求,這些要求帶來了很多復雜性,例如不可協商的法定報告規定。舉例而言,如果公司的財務年度與當地日歷年(1月至12月)不同,當地子公司將不得不進行兩次年終結算。
中國大陸也實行嚴格和限制性的外匯管制,由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監管。所有跨境交易均受中國人民銀行監管和監控,并由當地商業銀行執行。
近年來,該司法管轄區一直采用全球報告標準和要求,包括共同申報準則(CRS)和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FATCA)。
企業所得稅(CIT)的標準稅率目前為25%。在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此外,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減至15%。2008年,對支付給非居民企業的股息征收10%的預扣稅,且在一定條件下對向某些國家支付的股息實行優惠稅率。2008年之前的收益支付的股息繼續免征預扣稅。
在中國大陸設立企業
雖然中國市場規模龐大,提供了大量的增長機會,但繁雜的運營管理法規使其成為一個注冊和開展業務具有挑戰性的司法管轄區。
不過近年來,中國大陸的企業注冊流程已經逐步簡化,政府減少了所需步驟,精簡了注冊程序。
外商獨資企業(WFOE)往往是首選的外商投資結構。外商投資合伙企業(FIPE)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實體形式,越來越受到首次在中國大陸創業的年輕創業者的青睞。
在中國大陸注冊成立的每家公司都必須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或當地同等機構頒發的注冊證書或營業執照。
TMF Group致力于幫助企業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并確保企業完全符合當地法規。我們的本地專家將為您的公司設立和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了解更多在中國大陸營商的信息
下載我們的中國大陸營商權威指南,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