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考量與商業便利性

《2023年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GBCI 2023)對在世界各地建立和經營企業的復雜性作出了權威概述。該報告探討了影響國際企業成敗的因素,重點關注海外市場的經營情況,并簡要陳述了全球新出現的關鍵議題及78個司法管轄區的地區復雜性。 

報告中的研究基于與商業復雜性相關的292個不同指標,深入洞察了全球與地方所面臨的挑戰,及其對全球營商便利性的影響。

今年的分析揭示了影響商業復雜性的三大全球趨勢:地緣政治與經濟動蕩;全球合規挑戰;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考量。 

當前,ESG標準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表明政府正進一步明確對企業的要求,尤其是圍繞環境、多樣性和包容性,本文中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ESG要求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ESG標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影響力更是遍及全球。如今,大多數司法管轄區都至少要求企業遵守一項ESG要求,僅四個司法管轄區(庫拉索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委內瑞拉和烏拉圭)未出臺任何要求企業遵守ESG立法和/或報告其活動。

圖表:要求企業遵守ESG立法和/或提交報告

企業須遵守的ESG要求中,最常見的一項有關消費者保護和人權(如現代奴隸制),這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大多數企業已將這類規定納入日常經營。近半數的司法管轄區要求企業報告環境因素:44%要求報告溫室氣體排放,46%要求報告可持續性和減少浪費。這兩條要求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司法管轄區最常見(均為54%),在北美地區最少見(分別為29%和36%)。

全球對環境可持續性以及多樣性和包容性的關注

近年來,多國政府通力合作,推動企業肩負起減少其碳足跡的責任。馬來西亞政府計劃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宏偉計劃為其他東盟國家做出了表率。馬來西亞企業大力推行ESG計劃,跨國企業則將能耗視為ESG承諾的一大重點。

另一個日益重要的ESG立法領域是保障勞動力多樣性。半數的司法管轄區(51%)要求企業遵守勞動力多樣性相關法律,超過四分之一(27%)的司法管轄區要求企業對此進行報告。

近半數(49%)的司法管轄區要求所有企業向政府機關提交雇員人口統計報告,并且這一比例逐年遞增(2020年為28%,2021年為41%,2022年為47%)。在南美地區,80%的司法管轄區要求所有企業提交雇員人口統計報告;亞太地區緊隨其后,為64%。

圖表:雇員人口統計報告:須向政府機關提交報告

法國要求企業提交多樣性報告,內容涵蓋殘疾雇員和性別收入差距。盡管歐盟立法對多樣性和包容性的要求更加嚴格,法國仍率先采納相關立法,為歐洲其他司法管轄區起到了帶頭作用。新西蘭同樣出臺了多項多樣性和包容性指標,要求上市公司在編制審計財務報表時納入。

上市公司承擔著ESG報告義務,但越來越多的私營公司自愿提交ESG報告

當前,報告和遵守ESG立法的義務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擔。例如,從2022年1月起,瑞士新規要求公共利益企業,如上市公司或受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監管的大型企業,公開發布年度ESG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私營公司出現了自愿報告ESG活動的趨勢。這一方面是為了做好準備,應對未來幾年更廣泛的強制性ESG報告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受消費者驅動,他們希望企業能以更可持續、負責任且透明的方式經營。

某些司法管轄區將要求或已要求包括中小型企業在內的部分私營公司報告ESG指標。這是由于上述企業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或與大型實體有關聯,因此其主要ESG風險和影響需保持透明,以便大型實體能夠使用其數據編制自己的ESG報告。

ESG報告方興未艾,而客戶對新要求毫無準備

ESG報告的重要性不斷增加,其要求也日益嚴格,但TMF Group的專家表示,客戶普遍對新出臺和即將出臺的ESG立法毫無準備。全球42%的司法管轄區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51%)和南美地區(50%)最為顯著。

圖表:對ESG立法的準備

隨著ESG報告要求不斷增加并延伸到上市公司以外,企業將持續感到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駕馭新出臺和即將出臺的立法,還來自行政和資源成本,許多地區的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對此深有體會(正如我們南非辦事處的專家所言)。

ESG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企業必須駕馭新規,而不是簡單地打個勾并承諾報告ESG指標。然而,鑒于ESG要求在許多司法管轄區還處于起步階段,ESG報告的影響和未來走向仍不明朗。

ESG引起了PWFO、基金和資本市場客戶的興趣

圖表:過去一年中PWFO客戶的變化

來自提供PWFO服務的司法管轄區的TMF Group專家指出,PWFO客戶對納入了ESG考量的投資方式越來越感興趣。盡管ESG目前對PWFO客戶的經營方式影響不大,但新出臺和即將出臺的ESG立法將推動客戶向專業服務提供商尋求幫助。

圖表綠色融資計劃

在資本市場活躍的司法管轄區,銀行發行的綠色債券和可持續貸款等綠色融資計劃越來越常見。例如,哥倫比亞政府出臺了綠色計劃和可持續債券監管法,還推出了ESG相關投資的激勵計劃。

TMF Group的專家稱,過去的一年里,在基金活動活躍的司法管轄區中,有77%出現了基金經理對可持續和社會公益基金興趣增加的現象,這表明基金客戶持續關注ESG。專家還表示,印度的重點客戶非常重視ESG參數,因為它能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多利潤。 

基金活動活躍的司法管轄區中,有三分之二(67%)于2022年承諾落實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條例》(SFDR)二級報告要求。這意味著資產管理者和基金提供商需要履行可持續性相關披露義務并完成法定報告,以提高透明度。

在歐盟之外,我們也看到了確保基金領域透明度的措施。例如,香港于2022年1月出臺修訂法案,指導資產管理者進一步披露將ESG因素作為關鍵投資目標或策略的基金。

三分之一(31%)的基金司法管轄區出臺了立法,以監管聲稱具有積極ESG影響力的基金營銷,旨在限制企業(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的“漂綠”行為。盡管針對“漂綠”行為的審查越來越嚴格,但要證明投資真正關注ESG仍非易事。 

雖然ESG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要將其打造為首要商業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我們的專家指出,在開曼群島,很難說服投資經理將ESG因素納入基金決策,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利潤最大化。

創造利潤固然重要,但大型企業也在不斷納入ESG。對ESG的關注將持續推動建設更綠色、更合乎道德的工作方式,盡管復雜性也會隨之而來。

2023年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

本文摘自TMF Group的最新報告:《2023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

探索GBCI排名、分析和全球趨勢,助您洞悉企業合規的重重復雜性——點擊此處,下載完整報告

欲了解更多您所在司法管轄區的商業復雜性驅動因素,歡迎瀏覽我們的復雜性見解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