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稅務管理者和監管者的困難及擔憂來源。全球疫情促進了線上的商品及服務買賣活動,也進一步凸顯了稅務管理者和監管者所面臨的挑戰。
2015年末,經合組織確認并探討了有關數字經濟稅務的主要擔憂,此后也一直在更新其準則。簡單來說,經合組織試圖解決以下圍繞在這三大領域的問題:
- 數字商品與服務如何被征稅
- 數字商品與服務如何申報
- 誰負責征收數字商品與服務相關的稅款
有鑒于此,經合組織發布了一套法規和指南,并逐步得到大部分國家的采納。經合組織建議的解決方案如下:
- 實施根據消費者主要居住地征稅的“征稅地”規定。舉個例子,如果商品的買家是在墨西哥居住的個人,根據地方規定,他們應在墨西哥被征稅。
- 對非居民數字供應商實施登記要求,并針對“遠程”數字銷售征收增值稅(VAT)/商品與消費稅(GST)。實際的稅務注冊要求有不同的形式:有些國家會要求注冊VAT/ GST,和/或本地稅務代表;有些國家則傾向于實施預扣稅機制,以更好地管控稅收的流動。
- 引入簡易的稅收與合規機制,由數字平臺負責征收VAT/ GST。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選項,特別是在歐洲。
- 通過實施現代風險導向的合規策略及強大的行政合作,使簡化稅收與合規機制的運作更加完善。稅收征管需要詳細的交易報告以及交易方的資料認證。
跨境平臺面臨額外復雜性
經合組織還確認了另一個潛在挑戰。由于數字平臺的營運橫跨多個司法管轄區,因此在遵守各國的申報法規方面存在一些難題。不同的司法管轄區所要求的申報格式和申報信息都不盡相同,因此數字平臺在應對這些要求方面也面臨額外的負擔。
近期,經合組織針對數字平臺的申報要求出臺了新的條規,最基本的要求如下:
- 平臺必須收集信息,以準確識別賣家的身份和所在地點,以及他們每一年通過平臺賺取多少收入。
- 平臺必須核實賣家信息,以確保其準確性。
- 平臺必須在1月31日前向稅務機構申報賣家收入等信息。
- 平臺也必須將信息提供給賣家,以協助他們利用這些信息完成報稅。
- 稅務機構緊接著會與賣家居住地(或是出租物業所在地)的稅務機構交換信息。
- 通過使用這些信息,稅務機構能夠確保賣家履行納稅義務,并在賣家違規的情況下進行違規處理。
- 稅務機構必須執行這些條規,以確保平臺正確運作,違規者有可能會受到處罰。
管轄權變化以及違規處罰
全球有超過60個國家已經采納經合組織的準則并將其納入法律。然而,這些司法管轄區在法律的覆蓋范圍和違規懲罰方面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以登記要求為例,可以是每一個數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都必須登記;或是像泰國一樣,只有在達到特定營業額門檻才需要登記。在越南等某些司法管轄區,他們對提供商沒有登記的要求,而是由客戶(如果是B2B的情況下)或商業銀行(如果是B2C的情況下)負責申報和扣繳稅款。
另外,報稅的要求也有不同:從簡單的開具發票(例如在沙特阿拉伯,由電子商務應用程序負責開具銷售發票),到更全面的申報——這可以涵蓋交易的某些領域,或是全范圍披露及申報(例如在捷克,應申報信息就包括了平臺、其營運者、賣家和交易等相關信息)。
違規的處罰也有輕有重。在墨西哥,數字服務的定義頗為廣泛,并被擴大至包括第三方或第三方之間的中介,以及二手個人產業轉讓的中介服務。在當地,不履行登記和申報義務的懲罰是相當嚴重的,甚至可以嚴重到暫時中斷其數字服務。暫時中斷數字服務的制裁適用于沒有在期限內向當地稅務當局進行登記、沒有委任法律代表、沒有告知本地地址或沒有獲得電子簽名的情況。
另外,如果非居民沒有繳納VAT,或連續三個月或兩個季度沒有在期限內報稅(如款項、信息申報等)也可能會面臨被中斷服務的情況。
在捷克等其他國家,沒有根據當地要求報稅將面臨重大罰款,每項違規行為的罰款可高達60,000歐元。
與TMF Group聯系
任何進行線上買賣活動的公司都必須留意當地的法律與法規,以及當地的稅務登記和申報要求,否則該公司將面臨嚴重的后果。
TMF Group的服務結合了全球網絡和跨領域的本地專業知識,這意味著,無論您在哪一個司法管轄區需要幫助,我們都能提供準確、及時且始終如一的國際稅務合規服務。
如您在數字稅或任何相關問題上需要協助或指引,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