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成立公司:四大考慮因素

印度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且經濟表現已重回疫情前的水平——這些都是您進軍印度市場的理由。然而,印度也是亞洲營商環境最復雜的司法管轄區之一,外國企業想要在當地成立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如今,印度政府致力于提升透明度和推動數字化的舉措使得該國的營商環境日益友好。盡管如此,外國企業要在當地注冊公司還是需要做好面臨挑戰的準備。

穩步改善

過去幾年,印度在降低企業注冊、實體管理和合規的復雜性方面持續獲得改善。

根據TMF Group發布的《2021年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GBCI),印度在注冊和營運企業方面的復雜性排名從2020年的第18位,下降至2021年的第20位(排名越靠前代表復雜性越高)。盡管如此,印度仍是亞洲地區營商環境最復雜的第五位。

印度政府一直極力改善監管框架、提高透明度和提升營商便利度,目的是打造一個對新企業成立友好的營商環境。

數字化進程

全球各地的政府正實施數字化,以作為改善、甚至消除傳統流程的方法。長久以來,傳統流程是構成營商和貿易復雜性的源頭。

印度的情況也不例外。再加上出于必要,新冠疫情也加快了當地的數字化進程,甚至在印度地方政府也看得到明顯的變化。

在印度政府的營商便利(EODB)舉措下,印度企業事務部制定了一個全新的網頁表格“SPICe+”(讀作spice plus),以取代早前三個政府部門(企業事務部、勞工部和財政部的稅務局)提供11項服務的SPICe表格。此舉旨在減少企業在印度注冊時所涉及的時間、成本和流程。此新舉措在2021年6月7日起生效,適用于所有新注冊的公司。

在印度成立公司的四大關鍵考慮因素

雖然印度正穩步降低公司注冊流程和營商環境的復雜性,但是挑戰依舊存在。以下是企業準備在印度成立公司之前,必須考量的事項,包括:最少兩名股東的要求、商標檢查、如發現即將成立的實體與其他實體有任何相似之處(音譯或字母),需獲得無異議證明(NOC)、外國直接投資的行業上限以及獲取注冊和稅務編號等。

印度居民在當地成立私人有限公司的流程十分簡單,普遍只需要一周或10天的時間(包括成立日)。反之,外國人在印度成立公司的流程則可能相對繁瑣和耗時,需要約30至45天的時間,因為涉及各種“了解您的客戶”(KYC)和立法要求。

以下是您在印度成立公司之前需要考慮的四大關鍵因素:

1. 居民董事

印度的《公司法》規定,公司在成立初期就需要委任至少一名居民董事。

這對想要在印度成立公司的外國企業而言是個早期的挑戰,因為他們可能會在公司成立之后,才想到要委任一名居民董事。然而,為了滿足印度政府對居民董事的這一要求,企業必須在一開始就委任好一名居民董事。

2. 主要營業場所

公司必須在第一天就決定好營業場所。

在印度,“主要營業場所”指的是一家公司主要的營運地點以及其維護賬簿和記錄的地方。這些被認為是主要營業場所的辦事處完整地址也應能接收來往信函。

印度公司在確定好主要營業場所和地址之前,是不可以簽署任何執照合同的。但是,印度政府考量到這一規定可能會構成挑戰,所以開始給予公司彈性——允許公司在申請注冊時注明通信地址。盡管如此,公司還是必須在成立后的30天內確定其主要營業場所的地址。對于希望立即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而言,注冊地址的流程是在印度注冊的一大挑戰。

3. 營業證明書

公司必須在成立后的180天內獲得營業證明書。這基本上證實公司的印度銀行賬戶已經收到股東在注冊過程中商定的股本金。

這份證明書至關重要,因為在獲得營業證明書之前,公司不可以進行貿易、招聘員工或簽署任何類型的合同。如果違規,公司和董事均將面臨嚴重的懲罰。

4. 了解您的客戶(KYC)要求

印度政府要求銀行、金融機構和其他組織采取KYC驗證步驟,以預防洗錢、避稅和其他金融犯罪的發生。這使得在印度營商對客戶和公司而言更安全、更可靠。

2018年,印度政府根據《公司法》引入了各種KYC檢查,例如對董事、股東和注冊辦公室的核查。外國董事或所有者在設立公司階段也面臨更嚴謹的法律流程,例如:護照副本需要經過海牙認證、領事公證或公證、外國董事需要出示政府的地址證明、外國股東的章程文件等——即便政府已迅速放寬這些要求。

與我們聯系

TMF印度辦事處可以為您規劃中的印度業務或現有的印度業務提供全方位的行政管理支持,包括實體注冊本地董事服務人力資源與薪酬管理會計和稅務服務等。我們旨在協助本地和國際企業在印度擴張業務。

欲了解我們如何協助您的企業實現增長,歡迎與我們聯系

點擊播放網絡研討會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