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企海外投資成敗:全球實體管理應走向全周期、精細化

越來越多的經驗教訓表明,如今,“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不能再只謀求單一控股和規模擴張,而是應更加注重企業設立、營運全周期的合規運作和風險防范。

疫情之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并購熱情不減。普華永道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并購活動交易金額增長30%,達7338億美元,創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并購活動交易數量增長11%1

然而,這一令人矚目的增長背后,暗藏著中國企業海外交易頻頻受挫、重大失敗屢見不鮮的現實。盡管不同機構給出的統計數據不一,但綜合中國商務部2 、波士頓咨詢公司3 、德勤4近年的報告來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總體成功率約為40%——這意味著,懷揣國際化夢想出征的中國企業,有大概率將會折戟。

導致優秀中國企業無法在海外一展抱負的原因是什么?那些成功登陸并站穩腳跟的企業,成功之道又如何呢?TMF Group總結回顧了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能為海外并購的順利完成及價值實現提供一定啟發。

失敗案例警示:風險匿于投資經營全周期

企業跨國并購整合是一項高度復雜的投資行為,多個層面的風險因素交錯疊加,使得出海之路遍布荊棘。對于有志于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而言,隨著近年來地緣政治關系愈發緊張、多國對外資實施更為嚴苛的審查,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政治風險。

中國企業因為政治審查而付出代價的例子并不鮮見:2016年4月,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以“國家利益”為由,否決了大康牧業擬3.7億澳元收購澳洲畜牧業公司Kidman公司80%股權的申請;幾個月后,澳大利亞又以同樣的理由,叫停了中國國家電網以100億澳元收購澳電網公司Ausgrid的交易5

事實上,根據德勤和中投研究院2019年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聯合調研6,政府審批是常見的導致海外并購無法完成的原因,約有20%的海外并購失敗是由于中資難以出境,此外還約有13%的失敗是由于未能通過標的國的投資審查。

即使通過了政府審批,中國企業也可能倒在下一個“攔路虎”——各東道國繁多的法律法規面前。萬達2014年買下西班牙大廈,被視為中企海外投資浪潮中的標志性個案,然而此后發生的“劇情反轉”,讓許多中國企業深刻認識到了熟悉當地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在收購完成后,萬達計劃將西班牙大廈改造為豪華酒店和商業中心,但改造方案未能獲得西班牙馬德里地方歷史遺產委員會的同意7,導致萬達被迫轉賣大廈并蒙受虧損。如果在項目前期經過充分的法律盡調,這一投資損失原本有可能避免。

在海外市場扎根立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長期營運過程中持續合規,避免因違規受罰而導致發展受阻也十分重要。縱觀歷年來的中國企業海外違規事件,中國企業在環境保護、反壟斷、出口管制、安全生產、勞工雇傭等方面意識較為薄弱,未能與國際標準接軌,是導致中國企業海外形象受損、經營失利的主要原因。在2018年備受關注的中興通訊受罰案中,中興即是因為在中美貿易摩擦關鍵期違反了美國出口限制方面的法律,從而引發了合規糾紛8

綜上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由于在國際舞臺資歷尚淺,往往將“達成并購交易”視為成功的標志,卻并未意識到“買到手”并非終點,而可能是一系列挑戰與波折的起點。在投資開始前未雨綢繆,在項目運營中審時度勢,明確預見到海外投資并購每一階段所涉的各類風險,并對項目全生命周期實施合規管控,成為當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戰略的一大進化方向。

成功經驗表明:尋求專業機構支持尤為重要

中國商務部2020年12月發布《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9,對成功進軍海外的企業案例進行了展示。其中,大型國有企業北控集團多年來布局海外的成功經驗,為中資出海提供了有益借鑒。

北控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總資產約2196億元,截至2019年底,旗下共有境外公司355戶,境外已發生投資總額 236.3億元,涵蓋13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能源、水務和固廢領域進行投資之時,北控集團積極對項目投資地的政治、營商環境進行風險管控,充分了解相關行業制裁,并聘請專業機構(投行、會計師及律師事務所等)對當地財稅、法律、外匯和商務政策的風險進行調研,為成功開展投資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剖析北控集團的成功經驗時,商務部報告特別指出:中資企業進行海外投資一定要建立并完善海外投資風險管控體系及制度,并充分借助國內外中介機構的專業服務,“對于境外投資項目,除了內部盡職調查團隊,企業可以根據具體項目需求聘請國內外專業的第三方顧問配合進行項目風險分析,深入進行技術、市場、財務和法律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與論證,提高境外投資決策質量,而后形成各專業盡調報告,并在投資分析報告中進行匯總。”

TMF Group 發布全球實體管理服務,為中企海外項目提供全周期支持

當企業在陌生的司法管轄區運營境外實體企業時,可能會時刻面臨無止盡的干擾、不確定性和風險。變化迅速的法規、獨特的地域文化、不成文的規定、非正式的程序等等,都可能成為阻礙企業前進的絆腳石。來自專業機構的優質服務將使您如虎添翼,TMF Group作為領先的全球高價值商業服務提供商和國際拓展專家,致力于幫助中資實體在海外投資步伐穩扎穩打。

2021年TMF Group全新推出全球實體管理(GEM)服務,融合會計與稅務人力資源與薪酬管理、監管合規、信托企業秘書服務,在企業周期的各階段、多領域為您提供支持,助理企業安全、高效搏得全球投資機會。服務涵蓋企業注冊與啟動、合規檢查、持續的實體管理、全年合規、一次性的大型計劃和活動(包括合并、收購直到結束營運),以及其他業務拓展機會。憑借我們在全球超過80個國家的120家辦事處、9100名專家,中國公司如欲在全球設立多家實體,只需與TMF Group一家機構合作,即可滿足所有跨境業務架構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經驗教訓表明,如今,“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不能再只謀求單一控股和規模擴張,而是應更加注重企業設立、營運全周期的合規運作和風險防范。TMF Group愿發揮全球實體管理服務的使能作用,為更多中國企業跨境實體保駕護航,助力企業精細化運作投資項目,真正實現投資價值。

欲了解更多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系


1 普華永道《2020年中國企業并購市場回顧與2021年前瞻》https://www.pwccn.com/zh/deals/publications/ma-2020-review-and-2021-outlook.pdf 
2 新浪財經: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418/075611853503.shtml
3 波士頓咨詢:https://image-src.bcg.com/Images/BCG-Gearing-Up-New-Era-China-Outbound-MandA-Sep-2015-CHN_tcm9-127562.pdf 
4 德勤: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strategy/deloitte-cn-consulting-survey-on-china-outbound-activities-and-post-deal-integration-zh-170823.pdf
5 中證網:http://www.cs.com.cn/ssgs/gsxw/201703/t20170321_5214332.html
6 德勤《中國上市公司海外并購實踐與挑戰》: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finance/articles/practices-and-challenges-of-chinese-listed-companies-outbound-mergers-and-acquisitions.html
7 澎湃新聞:http://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1430692&from=renmin
8 騰訊新聞:https://tech.qq.com/a/20180418/010321.htm
9 商務部:http://images.mofcom.gov.cn/fec/202102/2021020216292488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