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F Group會計與稅務全球解決方案專家Pavlo Boyko表示:“雖然通過共享服務中心來統一法定申報流程中的某些步驟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總財務官對此還是會有許多疑問。”
如今,“以少做多”是企業高層對員工的普遍要求,總財務官也不例外。因此,設立或擴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SSC)也就成了總財務官共同探討的解決方案。
近期一項共享服務和外包網絡(SSON)研究顯示,絕大部分的受訪者(72%)都將管控、標準化和優化列為推動共享服務中心模式的主要優勢。然而,這些優勢是否能適用在“最后一里路”的法定申報中呢?
套用一句老話:您無法標準化無法掌控的東西。考慮到行業壓力,對公司選擇擴張到哪個國家,財務部門的控制程度是怎樣的?對本地政府在短時間內引入新報告格式的控制力度又有多大?
TMF Group近期發布的《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報告顯示,許多司法管轄區正逐步邁向“實時報告”的模式,即要求企業線上提交交易數據,而且這種次數越來越頻密。
我們將在本文進一步細看共享服務中心的法定申報,研究其成本節省的優勢是否足夠明顯到讓我們忽略個別司法管轄區的特定合規問題。
流程
從歷史上看,交易密集型流程一直都是企業在跨境集中化的首選,例如訂單到收款(order-to-cash)、簿記等。這樣做可以讓您充分利用流程標準化、卓越的交易處理和先進的技術。然而,法定報告卻是另一回事——它是一個判斷密集型流程。
雖然統一法定申報流程中的某些步驟明顯具有好處,但依舊存在許多疑問,例如:
SSON的另一項研究強調了公司不將共享服務中心流程擴展到法定申報的主要原因。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共享服務中心不了解特定司法管轄區的知識,且與地方當局“脫節”。
臨界質量
規模經濟是指企業因其經營規模而獲得的成本優勢。當我們將簿記和采購到付款等這些以數量為導向的流程轉移到共享服務中心時,就存在著規模經濟。然而,涉及到直接納稅的流程時,規模經濟又是否適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企業每年只需提交一份納稅申報表。其他的本地稅款又是否需要單獨的流程圖?另外,只負責營銷的分支機構,是否應與其他國家的營運實體一樣,享受共享服務中心的服務?
技術
近年來,大型企業資源規劃(ERP)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從業者取得的進步確實令人驚訝。一張采購發票可以在極少或完全沒有人為操作的情況下,被讀取、識別并記入到正確的稅號和總賬賬戶內。然而,立法變化的速度是很難被模仿且跟上的。TMF Group匯整的全球新冠疫情政府支持計劃清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目前,該清單已有一千多余個計劃。
沒有一個企業資源規劃可以從一開始就符合所有司法管轄區的法定要求。您在共享服務中心使用的企業資源規劃服務,是否能夠包含歐洲的標準化稅務審計檔案(SAF-T )或巴西的會計電子申報(ECD)要求?如果將每個司法管轄區的企業資源規劃都本地化,是否都是利大于弊呢?
在考慮法定申報時,每家使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公司都會面臨“要購買還是構建?”的選擇。選擇“購買”意味著涉及外包服務,而“構建”則有兩種形式——在本地辦事處建立內部部門或在共享服務中心集中處理。
我們的建議是先進行“三無”測試。
這將幫助你識別出更多需要關注的流程和范圍,以及一些潛在的非標準決定。
財務負責人在評估“購買或構建”的選項時應該實事求是,通過“以少做多”的標準來審視每個子流程,并準備好實施混合的解決方案——假設它們對整體情況適用。
與TMF Group聯系
TMF Group的本地專家遍布于全球超過80個司法管轄區,我們具備豐富的本地知識,能協助您的團隊完成最后的法定申報:為您提供與共享服務中心系統和流程無縫銜接的本地會計與稅務報告服務。
欲了解更多或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系。
您也可以聆聽Pavlo的增值訪談播客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