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企業將受惠于最新預算案下的多個舉措,包括資產核銷、虧損結轉和雇傭積分計劃。
為了重振澳大利亞的經濟,協助其走出新冠疫情的低迷狀態,莫里森政府出臺的最新預算案為私營企業提供了許多稅務激勵舉措。
延長即時資產核銷
年度營業額不超過50億澳元的企業將能夠即時核銷符合條件的資產,且沒有成本限制。這意味著,企業能在任何符合條件的折舊資產安裝的當年,扣除該資產的全部成本。
該激勵措施適用于2020年10月6日晚間7點30分(澳大利亞東部時間)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購買的資產。符合條件的資產包括新的可折舊資產和特定現有資產的改良成本。對于年度營業額低于5000萬澳元的中小型企業而言,二手資產也可以全額支出扣稅。
總營業額介于5000萬至5億澳元之間的企業可扣除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前購買的、成本低于15萬澳元的二手資產的全部成本。持有符合15萬澳元延長即時資產核銷條件資產的企業,將有額外六個月的時間(直到2021年6月30日)首次來使用或安裝這些資產。
年度營業額低于1000萬澳元的小型企業,能在收入年末扣除簡易方式累計折舊的余額,同時可以全額支出扣稅。
這些措施預計能激勵企業進行廣泛的資產投資,包括廠房與設備、家具和配件以及汽車和其他運輸設備。
創造就業雇傭積分(JobMaker hiring credit)
政府還宣布,向雇用“合格”員工的企業提供有上限的、為期12個月的雇傭積分或工資補貼。一般來說,這針對的是16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在受雇后的三個月內,曾參加過求職者失業計劃,領取了青年津貼或育兒金。
澳大利亞政府預計會通過Single Touch Payroll平臺管理這項工資補貼。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機構、主權實體(包括外國居民全資持有的子公司)以及曾參與JobKeeper(留職補貼)計劃的公司不能獲得雇傭積分。
虧損結轉
虧損結轉舉措允許營業額低于50億澳元的公司結轉2019-20、2020-21或2021-22收入年的稅收損失,以抵消企業在2018-19或之后已經納稅的利潤。
結轉規則將通過稅務虧損發生當年所產生的可退還性稅務抵免來實施。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在提交2020-21年和2021-22年的納稅申報表時選擇退稅。
研發
新的研發稅務優惠政策將于2021年7月1日起生效。小型研發公司的研發費用抵扣稅額的計算稅率,要比企業所得稅率高18.5%,且不設置退稅上限。大型研發公司的強度等級將從三層減少到兩層,抵消額度將比其稅率高8.5%和16.5%。
關鍵摘要
以上僅重點介紹了與企業相關的主要預算案措施。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公布了進一步促進企業投資和支出的其他舉措,包括:學徒工資補貼、特殊員工福利稅(FBT)豁免,以鼓勵雇主給已被裁減或即將被裁減的員工提供再培訓和學習新技能的福利。
此次預算案雖然會導致澳大利亞的赤字創下歷史新高,但也同時預測了未來幾年的經濟復蘇。顯而易見的是,澳大利亞出臺的舉措、計劃和方案都是為了在短期內提升商業支出和投資,預計它們將強有力地提振澳大利亞的經濟表現。
整體而言,這些舉措將能創造更好的經濟增長,但激勵程度取決于企業對于中短期內恢復經濟需求的信心。澳大利亞政府也希望通過預算案中覆蓋范圍更廣的個人所得稅削減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
由于這是一個利商預算案,其他社區團體難免會因預算案缺乏如社會住房等更“社會性質”的投資而感到失望。但其實,只要對商業領域的“投注”得到了回報,整個國家也會因“涓滴效應”而受益,然而一切還需時間來證明。
目前來看,大部分的關鍵措施都得到了兩黨的支持,因此,在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這些舉措應該會被頒布為立法。
與我們聯系
TMF澳大利亞辦事處密切關注所有影響企業在當地營運的本地法規變化。我們能協助您申報會計與稅務、向澳大利亞稅收局繳稅,并且為企業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補貼和支持計劃”指南,協助企業確定其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欲了解更多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系。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應視為稅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