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電子化企業治理: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

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降低上海企業的設立成本。然而,科技在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依舊存在諸多的局限性。

2020年4月1日,上海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同步發放,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設立成本,促進“無紙化”創業和企業發展。

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改革背景

事實上,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幾年前,上海、北京等地就已經頒布相關政策,逐步推行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使用,并明確規定: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與紙質營業執照和實體印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 2015年:上海頒布了《上海市電子營業執照登記管理試行辦法》;
  • 2018年:頒布了《上海市電子印章管理暫行辦法》;
  • 2019年:上海推出的 “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網址:dzyz.sh.gov.cn)。該平臺可定期對電子印章和電子簽名進行管理,包括申請、制作、備案、查詢、變更、注銷,以及凍結等。

改革后的主要變化 

此前,企業只有在獲得紙質執照和刻制實體印章后,才能申請電子印章。同時,申請人必須出示紙質執照的原件和復印件才能完成申請。不僅如此,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必須分開申請和領取,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如今,在新企業設立完成后,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將自動生成,且兩者均可通過手機同時領取和使用。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完成實名認證后,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或隨申辦應用下載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企業可憑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辦理企業登記、年報公示、涉稅事項和社保等各類業務。

潛在的局限性

企業在享受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也應注意其潛在的局限性。

對于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而言,其法定代表人通常為持有外國護照的外籍人士。獲取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需通過手機應用程序進行實名認證,而該步驟目前僅對中國公民開放。除非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中國公民,否則,其仍需沿用此前的方式申請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 

此外,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接受電子印章,這將導致部分合約的簽署變得更加復雜。大型跨國企業在申請和審批實體印章的流程中通常會涉及多個部門及/或管理團隊。倘若使用電子印章,相關操作能否得以簡化?

“四眼原則”作為很多企業印章使用政策中的重要一環 ,也將因電子印章的使用而面臨挑戰。

電子化企業治理的下一階段

上海市政府正在大力推進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使用,計劃將其覆蓋范圍擴大至上海市政務服務領域。同時,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也將逐步向電子商務領域拓展應用。

“無紙化”辦公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取得進展,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加速了該趨勢的發展,也使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更易被企業接受。我們能夠想象在不遠的未來,企業法定代表人只需坐在辦公室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簽署文件和簽訂合同。

TMF Group

TMF中國辦事處可以協助企業申辦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無論是新設立的企業,還是現有企業,我們的本地專家團隊都能快速、合規地為企業提供協助,助力“無紙化”創業和企業發展。

欲了解更多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系


參考文獻:

  1. 優化營商環境全國首創舉措—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電子印章在上海實現同步發放
  2.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經濟信息化委制訂的《上海市電子印章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3. “一網通辦”再添新服務 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