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私募股權融資市場洞察:亞洲私營企業成為“吸金王”

全球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都在瞄準時機進入亞洲私募股權市場,這并不令人意外——亞洲是大量私營企業的大本營,但這些私營企業的潛力尚未被激發,還未成為區域性企業,更不用說全球性的企業了。

2018年,亞太地區私募基金融資蓬勃發展。根據知名行業雜志《國際私募股權》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融資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九月底的前三季度,亞太地區凈資本流入額預計高達378億美元,而當地在2017年全年的融資額也僅為377億美元。

TMF Group新加坡私募股權、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分區總監Rajindar Singh對此發表評論時說道:“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四期募資106億美元,凱雷亞洲基金V募資金額也達到了65.5億美元。這說明投資者仍不斷將資金投放在私募股權領域的頂級公司。”

亞太地區私募賽道火熱,區域與國際玩家紛紛涌入

當前,區域性私募股權玩家,往往主宰著亞太地區的資金募集,如上述提及的高瓴資本以及太盟投資集團(PAG)。但是根據權威數據統計機構PitchBook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大牌私募股權機構,例如科爾伯格·克拉維斯(KKR)和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在亞太地區也有亮眼表現。就融資能力而言,私募巨頭TPG旗下亞洲創投基金TPG AsiaVII完成46億美元融資,而TPG亞洲并購基金也在過去十年中募集超過40億美元,成為第四大美國投資機構。

對此,Singh解釋道:“只要過往投資記錄可靠,亞洲機構投資者并不特別在意管理其基金的是本地性還是全球性的資本機構。我們在與一些私募機構客戶的管理者和出資人交談時,發現他們之間信任度很高,這對新發私募和地產基金籌集資本大有裨益。要判斷某支基金是否能夠脫穎而出吸引到投資者,看看基金經理對地產基金知識有多了解就好。例如,有的基金經理曾在全球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工作,而后選擇創立自己的公司。然而,即時他們在擔任全球基金經理時成績斐然,也不能保證他們創立的公司也會有這樣亮眼的成績,某些基金經理的公司僅僅存活一兩年就杳無音訊了。這說明,無論是平臺、團隊、歷史投資回報率還是業績,都是吸引潛在投資者的關鍵因素。”

有趣的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十只私募基金中,有六只專注于亞洲市場投資。根據投資數據平臺Preqin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36只專注亞洲市場的基金共籌集到250億美元的資本,是歐洲市場的2.5倍(歐洲的39只基金在該季度籌集到100億美元)。除去美國,亞洲是全球和地區性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主要融資中心。

未投基金數額超過歷史記錄,投資方向日漸多元化

相對于其它資產類別來說,私募股權表現良好,引起了大量出資人的興趣,尤其是全球養老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當有新發基金上市時,出資人總擔心會錯失良機,知名機構的基金更是如此。這也造就未投資金創下超過1萬億美元的新紀錄。與此同時,資本機構的合伙人也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要把資金投入到最具前景的交易當中。

市場上尤其是在科技行業中,一直存在著被投企業的市值之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私募市場。以日本互聯網巨頭軟銀集團為例,據彭博社報道,軟銀集團的愿景基金已直接向科技公司投資逾700億美元,而且沒有絲毫減少投資的跡象。

Singh評論道: “軟銀集團的愿景基金取得的非凡成績,是前些年難以比擬的。” 他同時指出,在過去幾年中,某些全球性私募股權機構在亞洲取得成功,歸功于其穩健的業績增長記錄,越專注于區域化的投資策略,在亞洲的融資過程往往就越容易。“如果他們只關注某些國家或某些行業,比如針對投資周期較長的基礎設施,那么吸引到足夠數量的出資人所需時間就會更長。我們有一名在私募股權行業領先的客戶,在印度的物流或倉庫行業成功完成了兩個基金的募集更吸引了一系列主流養老基金出資。”

一些全球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也在投資不良資產中尋求發展機遇。這些機構從印度金融機構購買不良資產,并提高公司資產價值,為投資者帶來較好的升值回報。TMF Group也已經開始關注類似特定行業和國家基金。 

亞洲私企釋放巨大潛力,細分市場領域本土投資機構有較大優勢

Preqin 2019年融資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全球推出的290只地產私募基金中,大約有25%集中在亞太地區。投資者正在尋找處于早期階段的成長型基金、二級基金、收購基金以及私人債務基金。但是,私募股權仍是投資者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盡管如此,2019年的投資市場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我們看見中國正在收緊流動性,而且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也在不斷升級,很多企業的估值也受到了影響。這些都給基金合伙人在未來創造回報滿足投資者預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今年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一些私募股權基金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在投資方向上,許多私募股權投資集團也在面臨著同樣的境遇,在投資大量未投基金方面的競爭非常激烈。

事實上,不僅僅是亞洲,全球市場的情況都是如此。中國和印度分別是全球第二和第五大經濟體,新興中產階級不斷崛起,科技進步成果斐然——例如,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江淮汽車和江鈴新能源引領的電動汽車革命——全球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都在瞄準時機進入亞洲私募股權市場,這并不令人意外——亞洲是大量私營企業的大本營,但這些私營企業的潛力尚未被激發,還未成為區域性企業,更不用說全球性的企業了。對任何一個充滿壯志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來說,此刻在亞洲地區進行投資都令人激動,充滿斗志。

Singh表示: “除了中國和印度以外,我們接觸過的一些基金經理正在密切關注像韓國和日本這樣的成熟市場,從中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新興市場中,越南和印尼也很受歡迎。以印尼為例,私募股權集團正在伺機觀察,等待4月份印尼總統大選后的情況塵埃落定。目前來看,印尼的市場情況非常好,尤其是在消費者和金融領域。全球私募股權投資經理的泛亞戰略也會特別考慮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這些國家;而地區經理則傾向于針對具體國家,或選擇專注于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或北亞(中國、日本、韓國)。”

在這方面,本地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在爭取相同投資者的投資時,表現出了與全球大型企業不同的一面。他們能夠挖掘更多細分市場領域,展現出在特定行業里的專業技能,而在這些市場中,足夠了解當地情況才能發掘出優秀的公司并進行融資。從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方面來看(例如代表客戶對標的投資組合公司進行估值),亞洲私募股權市場未來仍有大幅的增長空間。

Singh總結道: “TMF Group擁有強大的全球網絡和科技,在全球超過90個司法管轄區設有辦事處。通過提供定制化服務,我們得以持續在區域中脫穎而出,奠定強大的價值定位。我們在亞太區積累了深厚的本地經驗,可以根據私募股權和房地產客戶的全球資金需求,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展望2019年及未來,我們將持續專注于區域的中小型私募股權及房地產經理,觀察資本行業的市場動態,為客戶提供寶貴的見解。”

欲了解更多基金市場信息,歡迎與TMF Group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