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私募市場兩年間增長九倍,美國養老基金日益青睞私募股權配置

在過去三十年,美國一直處于私募股權市場發展的前沿。因此,美國頂級私募股權機構在業內獨占鰲頭也不足為奇。

美國在私募股權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資產管理規模來看,全球300強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預計握有約1.5萬億美元的資產,而美國的基金管理機構就掌管著其中的三分之二;相比之下,英國私募股權機構僅管理1770億美元規模的資產。

在過去三十年,美國一直處于私募股權市場發展的前沿。因此,美國頂級私募股權機構在業內獨占鰲頭也不足為奇。正如TMF Group美洲私募股權投資業務負責人Anastasia Williams所言:“大型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機構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并且擴張趨勢將會持續下去,總部位于美國的基金管理機構也不例外。若每支基金的規模增加20%或30%,基金管理企業將會吸納大量資金。”

Williams認為,這樣的趨勢會導致前300家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與業內其他管理機構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她同時指出,全球性私募股權機構正呈現迅猛發展的勢頭,例如科爾伯格·克拉維斯(KKR)、阿波羅(Apollos)和黑石(Blackstones)等,它們在進行大量收購的同時,還從事綠地投資、設立辦事處等活動。這些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機構主導著全球范圍內的募資活動。例如,在亞太地區,TPG的亞洲并購基金在過去10年間募資超過40億美元,旗下亞洲創投基金TPG Asia VII完成46億美元融資,成為美國第四大投資機構。

大型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往往掌管數十億級別的基金,能夠成功募集資金的原因在于其為投資者帶來的豐厚回報。與新興基金管理機構相比,頂級私募機構因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和豐富的經驗備受投資者青睞。

全球養老基金開放私募股權配置,頂級機構因規模優勢取勝

養老基金正在加大對私募股權投資的配置力度,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國的養老基金都已有類似的配置規劃。據PEnews報導,過去八個月,科爾伯格·克拉維斯(KKR)、列克星敦投資(Lexington Partners)、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泛大西洋投資(General Atlantic)、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瑞士合眾集團(Partners Group)、英聯投資(Actis)等私募股權基金集團已經從墨西哥養老基金中募集了6億多美元的資金(數據引用自墨西哥財務咨詢公司414 Capital的報告)。

Williams表示:“全球各地的養老基金正在放寬對另類投資的投資規定,這意味著它們對私募股權投資更加開放。但我認為,新興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機構尚不具備把握如此機遇的能力。”

美國頂級私募股權基金公司能吸引到養老金的原因之一是具備規模優勢。有限合伙人手握大量待投資金,因此私募股權機構的規模對這些投資者而言很重要。比如,待投資金超過3億美元時,有限合伙人必須倚靠知名機構。倘若某個私募股權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只有10億美元,把巨額資金投向這樣的公司將會給出資人帶來風險。市場上目前有高達1萬億美元的未投資金,資金也將逐漸流向從事私有化活動的私募股權。

Williams還注意到,如同希望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吸納資本一般,某些公司正在透過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大量融資。據MergerMarket報道,在去年成交價格超過2億歐元的上市公司收購活動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涉及私募股權基金。業界認為,隨著全球市場開始出現放緩的跡象,2019年私有化交易的數量將進一步上升。

北美私募市場兩年增長九倍,醫療行業獲得投資者青睞

對私有化交易而言,醫療領域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目標行業。據PitchBook報道,年初至今,美國四次大規模私有化收購交易中就有三次涉及醫療行業。在此之前,2018年10月,科爾伯格·克拉維斯(KKR)曾以99億美元的價格(包括債務)收購了Envision Healthcare

Williams認為,隨著私募股權基金集團將上市公司私有化,有限合伙人將加大公司治理監督的力度,因為退市意味著公司的透明度下降和報告頻率降低。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美國股票市場規模已縮水一半。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證券價格研究中心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美國僅有3,627家上市公司。

北美私募股權市場近年來呈現加速發展的強勁勢頭。據預測,2019年北美市場的融資規模將達到4010億美元。2018年北美市場融資規模為2510億美元,而2017年僅為400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預測準確,北美市場的融資規模在短短兩年時間增長了9倍。相比之下,歐洲市場的融資規模預計將從去年的880億美元增至1500億美元,相比2017年的1230億美元增幅不大。

全球股市“牛”勢恐觸頂,私募股權可為投資者提供保護

股票市場的“牛市”發展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有投資者認為,股票市場能帶來理想回報的機會有限。美國大型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機構利用這一觀點進行大規模募資活動:例如,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旗下第九支基金目標是募集160億美元;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 Pincus)近期為最新設立的資金募集了130億美元;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則募集了100億美元,均為大型募資活動。

Williams認為,私募市場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在某種程度上讓投資者更加安心。如果全球股市下跌,市場在短期內會出現大幅波動,私募股權的長期性則可為投資者提供保護。”

聚焦細分領域,是中小型私募基金的發展之道

大規模基金需要非常寬泛的投資策略來投放所有募集資金,縮窄投資范圍會對其造成限制。Williams認為,新興的私募股權基金集團要想成功募資,可以聚焦專業投資領域。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形勢下,小型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機構采取“單一”投資策略,比如僅投資亞洲房地產債、拉丁美洲中型企業、工業或能源行業的小型私募股權機構,仍有機會在市場上募集一定數量的資金。然是,基金管理者必須要向出資人清楚地傳達投資策略,并用良好的投資記錄為自己發聲。

Williams總結道:“我堅信,中型市場的基金管理機構仍有大量機會投資創新企業,因為對大型私募股權基金而言,這些創新企業規模太小,不足以作為投資對象。假如要投資160億美元,大型私募股權基金必須尋找更大的投資標的。如果小型基金管理機構能找到吸引部分機構資金的細分市場,在投資者面前把自己塑造成細分市場的投資專家,就能發揮自身優勢,幫助投資者實現私募股投資組合的多元化。”

TMF Group是您管理資本市場交易私募股權房地產投資的首選合作伙伴。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立刻聯系我們

本文最初發表在Private Equity WireProperty Funds World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