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租賃者已為下一個增長階段做好準備

在中國和亞太區持續蓬勃發展的航空旅游帶動下,中國租賃者已開始為行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做好準備。

大部分衡量指標顯示,中國的航空金融業的增長在過去十年是個成功的案例。

在2007年至2017年之間,中國飛機租賃公司的數量從僅有的四個增加至超過20個。期間,中國公司在該國所有租賃飛機的擁有權,從5%激增至超過50%;他們在全球飛機租賃市場的市場占有率也從接近零漲至10%。

如今,在中國和亞太區持續蓬勃發展的航空旅游帶動下,中國租賃者已開始為行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做好準備。

國內增長

以乘客數量計,在未來二十年,中國預計會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航空旅游市場。為了迎合龐大的需求,中國預計需要總值超過1兆美元約7000架的飛機。

這對中國飛機租賃者是個巨大的商機,特別是相比購買飛機,航空公司更傾向于租賃飛機。事實上,全世界目前超過50%的飛機處于租賃狀態。而讓中國租賃者受惠于這增長的正是政府在過去數年來推行的措施。

2007年,中國證監會首次允許本地銀行設立租賃公司。隨后中國成立了東疆保稅港區(DFTP),并在2009年進行了首次飛機租賃交易。自此,中國通過提供退稅服務、允許以外幣支付租賃費用等親商政策推動了行業增長。截至2018年6月,DFTP共處理了1200架飛機的交付,總值超過4500億人民幣。

海外拓展

國內的增長勢頭促使中國租賃公司在海外市場尋求拓展。

他們放眼海外的雄心也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2015年,中國政府決定提供補貼,并且簡化了管理跨境金融租賃服務的條例與稅務框架。

自此,所有主要的中國租賃者都在海外建立了可觀的業務規模。他們一般選擇在愛爾蘭或香港,或在兩地成立國際業務。相比各種不同的國際租賃平臺和融資平臺,這兩個地點為租賃者提供顯著的營運好處。

愛爾蘭簽訂了72個雙別稅收協定,是全球飛機租賃的樞紐,亦是中國公司在海外開展業務的理想地點。香港憑著完善的法律、低監管障礙和近期著重于推廣航空金融的稅務改革,也正具備區域性的業務發展吸引力。香港也為中國大陸公司提供一系列優勢,例如地理位置鄰近、共同語言和商業文化、以及進入新興市場(如大灣區)的機會。

當要決定在哪里成立海外業務時,租賃者也能將他們現有和潛在客戶的所在位置納入考慮,以優化他們的覆蓋范圍和獲利能力。

市場仍有很多的增長空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全球航空乘客數量將在2037年倍增至82億。亞太區就占了其中一半以上。目前為止,由中國租賃者所管理的機隊價值比去年增長了15%以上,2017年達400億美元以上。

應對挑戰

穩健的增長在國內外引發了一輪新的競爭浪潮。隨著中國租賃者放眼在未來數年拓展業務,他們有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

除了租賃公司數目激增,中國不斷發展的航空市場也正步上自然的增長軌道,這與歐洲和美洲在過去十年的表現相似。其中包括,航空業者借助于本地資產負債表的優勢,自行籌集資金。競爭加劇已損害租賃費和凈利,導致行業進行整合,促使中國租賃公司要更努力爭取市場占有率。

想要在外國市場取得成功的中國租賃者,也必須應對如開設銀行賬戶的營運挑戰。這是一個基本但卻普遍的問題,影響橫跨各司法管轄區租賃公司。此外,租賃者也面臨員工分配及海外文化差異的問題,這有可能阻礙平穩的線性增長。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中國租賃者仔細檢查并合理化他們的營運,以提升效率,變得更具競爭力和提高獲利能力。若有一名伙伴,結合正確行業專業知識、全球網絡和本地知識并提供協助,上述問題就能有效地得到解決。

聯系我們

TMF Group的資本市場專家遍布主要的租賃樞紐,為您提供一站式的全球服務。我們的核心服務包括會計與薪酬、營運與咨詢服務,協助航空租賃公司拓展至海外市場,并且取得成功。

需要更多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系。

別讓復雜性阻礙您前行——了解我們如何協助全球客戶將業務推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