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業和內部貿易促進局(DPIIT )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印度FDI(外商直接投資)高達643.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而根據瑞銀2018年的一份報告稱,未來5年印度的FDI流入預計將增至每年約750億美元。
同時,這塊“熱土”正在吸引大量的中國資金。據金融研究公司Venture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印度初創企業從全球各地籌集了39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有近10億美元。
這塊南亞“熱土”對中國投資者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吸引力?
電商、金融科技、APP等領域全面開花
經濟是第一要素。
印度人口眾多,經濟增長的潛力巨大。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印度在2019年將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率預計有7%。同時,龐大的年輕群體支持著印度消費的增長,他們對新興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加上持續增長的購買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這一群體已然成為印度互聯網經濟增長的引擎。
而引擎的終端,在手機。中國手機廠商早已占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以小米為首的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拿下超過50%的市場份額。印度擁有超過4.5億名移動互聯網用戶,且有望在2022年增至6.67億。眾多新智能手機用戶,轉化成移動互聯網用戶,尋求娛樂、社交、電商、數字支付等服務是趨勢。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前五名公司出貨量(單位:百萬),市場占有率,同比增長一覽2019年一季度
公司
|
2019年一季度出貨量
|
2019年一季度市場占有率
|
2018年一季度出貨量
|
2018年一季度市場占有率
|
同比單位變動
(2019Q1與2018Q1)
|
1. 小米
|
9.8
|
30.6%
|
9.1
|
30.3%
|
8.1%
|
2. 三星
|
7.2
|
22.3%
|
7.5
|
25.1%
|
-4.8%
|
3. Vivo
|
4.2
|
13.0%
|
2.0
|
6.7%
|
108.4%
|
4. Oppo
|
2.4
|
7.6%
|
2.2
|
7.4%
|
9.7%
|
5. Realme
|
1.9
|
6.0%
|
0.0
|
0.0%
|
-
|
其他
|
6.6
|
20.5%
|
9.2
|
30.5%
|
-28.3%
|
總計
|
32.1
|
100%
|
30.0
|
100%
|
7.1%
|
來源:IDC亞太區手機市場季度報告,2019年5月
備注:“公司”代表當前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擁有和經營的所有品牌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繞不開數字支付。
數據顯示,印度數字支付(包括移動支付、在線支付)市場有望在2023年突破1萬億美元,其中移動支付市場預計在2023年增長至1,900億美元。2016年,印度政府宣布廢除大面額鈔票,間接促使數字支付使用率的增長。印度市場上的主要數字支付玩家不僅有阿里巴巴投資的Paytm、沃爾瑪支持的PhonePe、Google Pay、Amazon Pay 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還有Airtel、Jio、Vodafone、Idea 等電信公司,以及銀行自家平臺,可謂競爭激烈、各路高手云集。
但是總的來說,印度的金融科技領域仍是一片富礦。目前印度僅有幾十家網貸平臺,財富管理市場還處于初步階段。波士頓咨詢集團(BCG)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的數字貸款在未來五年內還有1萬億美元的機會。
電商方面,目前印度整個零售電商交易額約300多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零售電商規模約9萬億元(約合1.28萬億美元),意味著印度電商市場還存在巨大潛能。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到2026年,印度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0%。亞馬遜和被沃爾瑪收購的Flipkart是印度零售電商領域的主要玩家,其次是阿里巴巴支持的電商平臺Paytm Mall和Snapdeal等。
連同Paytm Mall、Snapdeal等一道,中國的投資者正在逐漸滲透印度人民的生活。
來自中國的內容在這里越來越受歡迎。根據Sensor Tower統計,2018年,印度Google Play Store排行榜前十中,有5款來自中國;而前100強中,有44款來自中國。其中排名靠前的APP包括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和Helo、阿里巴巴的UC瀏覽器。TikTok于2016年推出,在印度年輕人中迅速流行;而UC瀏覽器已經是印度市場的老將,在當地深耕多年。
本地化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中國投資者之所以在印度取得成績,主要在于了解當地市場后,在內容、技術和當地合作方面積極進行本土化。
以UC瀏覽器為例。UC瀏覽器是中國最早一批出海印度的互聯網公司,早在2011年就在印度設立辦公室。隨著2014年被阿里巴巴收購,UC瀏覽器成為后者出海的排頭兵。
UC剛進入印度市場的時候,當地網絡環境糟糕,UC抓住這一痛點,主打壓縮頁面,用戶訪問快速還省流量,憑借瀏覽體驗的暢快無阻,UC在印度大受歡迎。
隨后,UC通過大規模的調研,根據當地的文化、語言、宗教習俗等不斷優化產品內容。目前,UC在印度擁有1.3億的龐大用戶群,市場份額超過其最大競爭對手——谷歌的Chrome瀏覽器。
同樣是出海,微信卻在印度“折戟”。2012年,當騰訊旗下微信出征印度,在產品的營銷和品牌推廣上不遺余力。從商場的產品發布到邀請當紅寶萊塢明星擔當品牌大使,微信以令人稱道的速度爭取用戶。看上去似乎微信在印度成功了,但微信沒有用戶粘性,之后的增長一路下跌。到2015年,騰訊不得不在印度解散了微信團隊。時任微信印度市場與戰略部副總監的海曼舒·古普塔(Himanshu Gupta)說:“其中大多與印度平臺本地化失敗有關,微信的產品設計擁有許多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功能,但這些功能并不太受印度用戶的喜愛。”
微信的例子也為中國企業將印度打造成下一個大市場的雄心壯志提供了前車之鑒。
復雜的稅收和亟待改善的行政效率
隨著廢鈔令、商品與服務稅(GST)等改革的推進,印度的營商環境也在不斷改善。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印度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77位,躍升了23位。TMF Group 近期發布的2019年《全球商業復雜性指數》報告也得出相似的結論。該報告從法律法規和懲罰制度,會計和稅務合規,以及員工聘用解雇和薪酬管理等方面,對全球76個司法管轄區進行比較。印度已不再是全球營商最復雜的司法管轄區之一。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印度開展業務仍充滿挑戰。
以稅制為例。GST的統一,對于外商投資者而言是長期利好政策。不過,與其他國家的增值稅相比,印度GST仍然過于復雜,分中央征收(Central GST,CGST)和邦政府征收邦稅(State GST,SGST);當商品跨邦銷售時,還要由中央政府征收綜合GST(IGST)。另外,此番推出的GST改革還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要求納稅人網上申報,這對企業財務人員專業性有較高要求。如果缺乏專業建議,商家很容易面臨混亂和錯誤風險。
土地使用有所限制。根據印度有關政策,在印度注冊的外國子公司、分公司等可以購置不動產(包括土地、房產),但來自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8國的公司,購買不動產時必須獲得印度儲備銀行的預先許可。此外,在實際操作中,購買土地往往手續復雜,周期漫長。
印度行政效率也亟待改善。印度政府行政機構較為龐雜,同時政府辦事效率不高,可能致使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到影響。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印度開辦企業、納稅、登記財產效率排名分別為137/190、121/190、166/190。
此外,盡管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印度投資正積極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但在專利領域,印度通過采取“強制許可制度”以及對專利法條款的特殊解釋,來規避西方跨國公司的專利要求,特別是醫藥領域。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專利權可能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護。
專注核心業務,優化新商機
目前是投資印度最好的時機,但復雜的稅制、法律及知識產權方面的棘手問題,或成為阻礙中國企業赴印度投資的絆腳石。企業在印度開展業務時,需要持續且全方位地深入了解并遵循當地的法律法規。TMF Group作為全球高價值商業服務提供商,在全球80多個司法管轄區有7,800多名本地專家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為中國企業海外拓展提供支持,幫助企業從公司設立到會計管理和稅務合規,再到人力資源和薪酬管理等各職能全方面滿足當地的合規要求。如此一來,投資者可以更專注核心業務,優化新商機。
欲了解印度營商環境?即刻聯系我們或下載《印度市場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