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技術正在不斷改變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形態:大數據與生物醫藥產業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對精準醫療不斷探索,非傳統醫療企業也紛紛嘗試打破醫療行業邊界……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思路和新療法,令生物醫藥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坐擁亞洲發展最快的生物產業集群之一的新加坡,憑借其強大的數碼科技實力和充滿活力的研究生態體系,不斷推動生物醫藥行業創新,素有亞洲臨床研究和試驗管理活動中心的美譽。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醫藥產業占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2019年上半年,新加坡生物醫藥行業在制造業走低的態勢下勢如破竹,達到了9.6%的逆勢增長。新加坡生物醫藥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著眾多跨國生物企業紛紛在此布局發展。
中國醫藥企業掀起國際化浪潮,新加坡可作為其國際發展的大本營
新加坡開展生物技術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經濟發展局成立生物技術投資風險基金,開始關注生物醫藥業并向其投資;進入21世紀,在生物科技行業積淀已久的新加坡將生物醫藥業作為戰略產業,政府予以重點扶持,不斷推出如“RIE2020”(研究、創新與企業2020計劃)、醫藥創新計劃(PIPS)等鼓勵性政策推動行業發展。自2014年起,新加坡政府還與制藥企業聯合培養專業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充足動能。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還會為外商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優惠政策支持,幫助其搭建伙伴關系,保障國際生物制藥企業在新加坡順利發展。
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新加坡已經形成醫療制藥相關的三大園區,即以醫院為中心的諾維娜健康城(Health city Novena)、以科研為中心的維一科技城(one-north)和以醫藥制造企業為中心的大士生物醫藥園,覆蓋臨床需求、研發轉化、生產制造三個環節。企業可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定位進駐園區,享受到一流的基礎設施、完善的產業鏈條和專業的服務支持,幫助生物醫藥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時間。目前,新加坡有超過50家醫藥工廠和300多家生物科技和醫療科技企業。全球頂級生物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SK)、默克(MSD)、輝瑞(Pfizer)、諾華(Novartis)、羅氏制藥(Roche)、賽諾菲(Sanofi)、艾伯維(AbbVie)、安進(Amgen)都將全球制造中心設立在新加坡。
當前,中國領先的醫藥企業紛紛掀起國際化發展的浪潮,到新加坡享有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先進的基礎設施、優越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這為中國醫藥企業提供了邁向國際化的起點。同時,搭建與新加坡的關鍵機構、新型生物科技企業、臨床研究組織合作平臺,可以加速在新加坡的資產落地。有意在新加坡設立國際或區域總部的生物醫藥企業,還可享受低至15%的企業稅收優惠。以來自中國江蘇的開放式生物技術平臺藥明生物為例,藥明生物選擇在新加坡打響其亞洲地區海外生產的第一槍,計劃投資8,000萬新幣(約合3.8億人民幣),在新加坡設立現代化生物制藥生產基地。
6億人口市場的蛋糕滋味各不相同,醫藥企業應做好長期投資準備
盡管很多生物醫藥企業看到了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機遇,但東盟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仍存在較大差異,醫療行業制度和監管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想要進入東南亞多達6億人口的新興市場仍然面臨著十分復雜的挑戰。若要取得成功,企業需要根據各個市場的特點進行規劃,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進入新加坡市場時,企業須通過BizFile+系統在新加坡商業注冊局(ACRA)進行線上注冊,并依照新加坡《公司法》指派至少一名董事在新加坡境內居留。隨著共同申報準則(CRS)在2018年9月起實施,在新加坡新設立的醫藥企業將被納入CRS分級體系,并對公司控制人和提名股東進行登記。此外,設立企業賬戶、納稅、為中籍工作人員解決工作簽證問題、為特定進口貨品申請進口許可證,均對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進駐新加坡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
對于想要以新加坡為起點展開區域拓展的中資醫藥企業而言,若要充分遵守當地的文化和法律法規,與當地專業可靠的合作伙伴攜手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可避免走彎路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TMF Group 作為領先的全球高價值商業服務提供商和國際拓展專家,在全球80多個司法管轄區有7,800多名本地專家為中國企業海外拓展提供支持。從公司設立到人力資源和薪酬管理,再到會計管理和企業稅務管理等一站式服務,TMF Group提供全程中文專家對接,提高語言交流的便利性,幫助客戶提高效率,專注核心業務發展。如果中國企業以新加坡作為開拓其他海外市場的區域總部,客戶只需與TMF Group一家合作伙伴聯絡,即可利用其全球化布局的優勢去處理多個地區事務,大幅降低溝通和管理成本,同時實現全球化業務管理的操作模式。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中新經貿合作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和條件。目前,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占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22.7%,在新的中資企業數量已超過7,500家。中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新加坡的地緣優勢、營商環境、基礎設施等有利條件,將其作為開拓東南亞市場的重要“跳板”,提高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
針對欲在東盟開設業務和推行區域拓展策略的中國企業,TMF Group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聯合發布了《中國跨境投資:取道新加坡,開拓東盟市場發展機遇》白皮書。該報告重點分享了中資企業應如何通過新加坡,以在龐大的東盟市場獲益。如感興趣,歡迎點擊此處下載閱讀。若您對中國企業在海外運營方面有任何疑問,也歡迎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