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發展一日千里,中國對航空金融領域的愿景,猶如其潛力般高遠。中國正致力推動這新興且迅速增長的國內行業。
為了要達成打造國際航空金融中心的目標,中國近期舉辦了“致高行遠深耕細作——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新時代” 論壇,聚焦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
天津是中國航空金融的樞紐之一,論壇地點因而定于天津。當天,企業高管和決策制定者聚首一堂,探討中國提升競爭力時所面對的挑戰,并研究未來策略發展的方向。
雖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的航空市場,但其航空金融的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業界預計,航空金融的資產在2024年達5000億美元。該領域現是由愛爾蘭所主導,該國負責處理全球近65%的航空租賃合約,當中包括1100架以上的中國飛機。
目前,中國在這利潤豐厚的市場中擁有15%的市場占有率,但要發揮中國在航空領域龐大的長遠潛能,業界專家指出,中國還需要努力改善多方面的政策,特別是稅務方面的。
稅務與條例改革
稅務機制是奠定航空金融樞紐成功的關鍵,愛爾蘭就是最佳例子。近期,新加坡和香港也紛紛加入競爭行列。而中國民用航空局也意識到稅務改革的必要,以提升行業增長。
中國取消了進口租賃飛機的增值稅,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這對航空公司、出租方和融資方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進口增值稅占了租金顯著的比重(約5%至16%),均由進口者所支付。此舉對中國航空公司尤其正面,因他們有60%的機隊都是由進口的租賃飛機所組成。然而,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目前,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共有105個雙邊稅收協定,比香港、新加坡、甚至愛爾蘭多。盡管如此,協定的條款仍相對缺乏吸引力。以愛爾蘭為例,該國的雙邊稅收協定涵蓋了比中國更低的預扣稅稅率。比起中國所提供的補貼,投資者更傾向于其他領域樞紐的優惠稅率,因中國的補貼還需預付稅款。
市場也呼吁徹底改革業界的監管機制,以符合全球標準。現階段,中國將租賃實體視為如銀行般的存在,并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所監督,讓他們能符合其他市場(如香港)更高的合規需求。
更大的挑戰
雖然論壇中所提及的最大議題是稅務,但中國還有一連串要解決的問題,才足以提升國內的競爭力,能夠真正與其他市場競爭。這些問題包括融資、外匯管制、人才貧乏和法律框架。
此外,中國航空金融業界所面臨的另一大挑戰,乃來自外界環境的阻礙。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糾紛,導致飛機與零件的價格上漲。中國政府對波音737飛機、直升機、私人飛機、甚至飛機輪胎征收25%的關稅,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與此同時,油價高企和美元走強,均將削弱航空公司的利潤,進而損害航空金融業。這行業本來就已經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營運,且正預計經歷幾年的迅速擴展后進行一輪整合。
雖然面臨重重挑戰,但中國航空金融領域的潛能及決策者對業界的重視是毋庸置疑的。在正確的改革和中國蓬勃經濟的推動下,這次天津論壇無疑是為中國航空金融界取得更長遠的成功而鋪路。
我們的網絡研討會
關于中國(包括香港)飛機租賃行業所面臨的挑戰,TMF Group與一眾行業專家將為您提供解答,協助您把握這龐大市場所帶來的機遇。想要知道更多和了解TMF Group的航空金融服務能如何幫助您解決相關問題,歡迎您在2018年11月6日參加我們的網絡研討會《東疆自貿區與香港——選擇更適合您的飛機租賃管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