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持續穩健,超越市場預期。然而,這龐大經濟體的增長卻在今年開始走緩。
投資中國之前,企業需要知道以下資訊。
自2016年,政府就推出了重要的舉措,旨在減緩中國的借貸步伐。這導致去年首11個月,給予非金融領域的總信貸增長走緩至14.1%,前年同期平均為15.9%。
憑著這些去杠桿的舉措,中國看似處于改善全球投資者、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的正規上。
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越預期
根據官方報告,2017年,中國的經濟取得6.9%的增長,是七年來首次錄得漲幅。這表現也超出政府官方約6.5%的預期,為全世界的投資者捎來佳音。
世界銀行預計,中國今年的增長會放緩至6.5%,明后年則料降至6.3%或6.2%。這已經將宏觀經濟政策緊縮、全球貿易增長平緩、部分工業產能過剩等因素納入考量。此外,也考量到全球金融風暴后,降低經濟風險的因素。
家庭收入增加及創造就業機會
收入增加和就業機會是衡量經濟幸福感的最佳指標。去年,中國人均實際家庭可支配收入揚7.3%,前年是6.3%,超越國內生產總值的步伐。其中,郊區的增長(7.3%)比城市(6.5%)更快。
2017年,中國共創造了1350萬個新的城市工作;2016年為1310萬個。作為結果,家庭開銷也隨之走高,郊區寫下6.8%增長,而城市則是4.1%。這提升了全國的生活水平,并收窄了城市與郊區之間的收入差距。
此外,中國去年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企于112點,比前年的106點稍微進步。這改善主要由穩健的就業市場所支撐。全球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最新的季度調查也顯示,消費者消費意愿攀至兩年新高,這亦帶來助力。
而國際注冊會計師(ACCA)和會計師協會的報告也指出,中國去年的商業信心顯著提升。
根據對1277名世界各地的會計師所展開的全球經濟情況調查,中國第三季的商業信心指數已經超越30點,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ACCA副總裁Jenny Gu表示,根據中國龐大的人口、殷切的市場需求,以及政府積極的金融政策,中國依舊是商業活動的活躍地點。
持續專注于降低風險債務
中國已采取較緊縮的貨幣和條例舉措去降低金融風險。中國央行要求商業銀行將投資在資產(股票和債券以外)的理財產品比例,限制在總資產的4%以下,以及占總理財產品的35%以下。
其他的舉措包括,更徹底和頻密地監督銀行領域風險(包括資產負債表之外),以及建立“互惠援助基金”減低流動性風險、促進債權人委員會重組債務和設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旨在提升監管協調。
盡管政府推行了上述舉措,但中國在2020年的債務對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仍有可能超過320%以上,這情況持續令人感到擔憂。
密切關注蓬勃發展的領域
保健 - 去年10月,中國國務院建議加速審批新的藥物,并宣布,海外臨床試驗數據將能合法使用在審批過程。這為當地的制藥商提供商機,因有更大的管道可以更快地營銷產品。
電游 - 中國去年的電游市場擴大至2036億人民幣(約309億美元),按年激增23%,成為全球總電游營業額的領導者。去年,中國有一半以上的電游銷售額,即1161億人民幣,是源自手機游戲,漲幅高達300億人民幣,相等于是按年揚升41.7%。
電子商務 - 中國先進的電子商務環境享譽全球,去年的線上零售銷售超過1.15兆美元。雙11(也被稱為光棍節)成功將中國經濟進化至數字時代。
物流 - 中國科學院的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去年公布的報告顯示,物流領域的總營業額將在今年超出9兆人民幣。這領域主要由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領域所支持。此外,交通、倉庫和郵政的投資,也料在今年維持10%的增幅。
與我們聯系
雖然去年的經濟表現正面,但中國仍有許多潛能,可以為投資者和商業帶來增長。然而,在中國營商有優點,自然也有挑戰。TMF中國辦事處對監管與金融擁有深入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您的公司應對本地的復雜事宜。
無論您想要在中國成立公司,或是精簡現有的中國業務,都歡迎與我們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