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飛速發展和創新經濟是亞太區的兩大鮮明特征,但是,計劃在該區開展運營的企業必須確保充分了解當地稅率和其他相關要求。
2017年底,我們發布了一份東盟國家企業所得稅率和考慮因素的概述。自2015年成立以來,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已為該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貿易壁壘減少吸引了更多企業入駐。
本文將聚焦TMF Group在亞太區運營的國家。根據我們首次發布的《金融復雜度指數報告》,稅費體系仍是導致該區營商環境復雜的一個主要因素。該指數按照各地面臨的三大挑戰:監管、知識和技術,對歐洲、中東、非洲、亞太和美洲的94個管轄區進行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第7位)和印度(第10位)均進入了前10位,兩國是亞太地區最大經濟體之一,對外商投資而言也最具吸引力。
在中國,所有法定的會計報告均要求使用中文編寫并以人民幣記賬,這是該市場復雜度排名較高的一大因素。此外,中國實體在記賬和報告中使用的會計體系還必須事先通過中國財政局的審批。
而在印度,跨境合規、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稅項混雜,中央和各邦政府的多重課稅,均進一步提升稅費體系的復雜性。
我們在此簡述了各地區的企業所得稅率和其他需要了解的因素。您可聯系我們在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本地專家以獲取詳細信息,同時了解我們能如何幫助您更好地營運。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對列為“基本稅率實體”的小型企業征收27.5%的企業所得稅,大型組織的稅率則為30%,與上一納稅年度保持一致。澳洲政府正試圖響應英美兩國的減稅政策,計劃在2025年將所有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削減至25%,此舉有望刺激該國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計劃在澳大利亞開展經營的企業還應了解該國的商品及服務稅(GST),此稅應用范圍廣泛,對澳洲境內銷售或消費的大部分商品、服務和其他項目收取10%的稅費,適用于大部分澳洲企業。
中國
中國現行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5%。企業在購買增值稅發票時,必須申請發票張數和開票限額,且只能由登記的辦稅員購買。增加開票限額的申請流程十分冗長,需提交多種文件。
2017年12月,中國發布了財稅[2017]88號通知,根據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境外企業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境內特定類型企業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
香港
香港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6.5%,并對特殊業務實施稅收激勵措施,如對離岸基金和在香港的船運業務免收利得稅。在稅務和財務報告方面,香港是世界上最簡易的司法管轄區之一(在94個管轄區的指數排名中,排第91位)。
臺灣
臺灣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7%。非居民企業來源于臺灣的收入征收利得稅,對企業至第二年末未分配的現時盈余另征收10%的保留盈余稅。境外企業的臺灣分公司無需繳納此項保留盈余稅。
新西蘭
新西蘭現行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8%。稅率呈下降趨勢,1981年至2018年期間的平均稅率為33.95%,其中1986年的稅率高達48%。大部分在新西蘭銷售的產品和服務會有15%的商品及服務稅。金融服務和出口海外的商品及服務是主要的免稅對象。
印度
印度按25%的統一稅率對境內企業征收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在某一財年的營收超過1千萬盧比,須繳納5%的附加稅。印度境內企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收入也征收企業所得稅。印度關于稅收和境外投資的法規種類繁多——如《外匯管理法》、《所得稅法》和29個邦與7個直轄區的稅法。
印度商品及服務稅理事會在2017年11月召開的第23屆會議上,建議全面改革商品及服務稅。該理事會同意對奢侈品和罪惡類商品保留28%的最高稅率,從而導致177個項目劃入18%的稅級。印度政府將應稅項目劃分為五個稅級——0%、5%、12%、18%和28%。
日本
日本的企業所得稅為30.86%。2017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正在考慮獎勵提高工資及投資生產力發展的企業,將提供減稅措施使實際稅率降至20%。為了推動創新,投資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企業將享受額外的減稅福利。
韓國
2018年,對于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億韓元的韓國企業,企業所得稅率由上一年的22%提升至25%。韓國對居民企業在全球范圍的所得征稅,而在該國設有常設機構的非居民企業,僅對來源于韓國境內所得征稅。在韓國沒有常設機構的非居民企業,通常對其來源于韓國境內所得的每個單項征收預提所得稅。
將合規問題托付給我們遍及全球的本地專家
這些林林總總的稅率和各地區特有的考慮因素為亞太地區的營商環境帶來重重挑戰。TMF Group已與該地區上百家客戶合作,我們的專家可隨時提供支持和指導。歡迎與我們聯系。
我們建議您關注我們將于本月發布的《2018年財務復雜度指數報告》,從中獲取有關全球稅務復雜性和財務報告的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