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社會,南北部存在顯著的文化差異。如果企業對印度當地文化的價值觀與信仰有充分的理解,將有利于他們成功進入印度市場。
印度是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且具備龐大的經濟潛力。根據2018/19聯邦預算報告,該國經濟總量已達2.5兆美元,位列全球第七。
印度經濟空前開放,意味著海外投資者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可以開拓該國廣泛和多樣的市場。
印度年輕人口眾多、出口業務強勁,其消費者規模的潛力高于多數國家,給商界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印度政局穩定也是吸引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該國銀行體系發達,資金市場蓬勃,也構成了印度成熟的金融體系。
在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等機構的影響下,保護投資者的概念近年來引發廣泛的關注。SEBI創建于1992年,目的是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同時促進和管制印度證券市場的發展。
多元文化的溫床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社會,南北部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而商業業務通常建立在長期關系的基礎之上。
充分理解印度當地文化的價值觀、信仰及其帶來的職場影響,將大大提升企業獲得成功的機率。因此,獲得當地專家的指導也是企業應重視和考慮的因素。
以下幾項要點和相關指引可以協助您了解印度的商業文化。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商務場合,服飾通常要得體舒適。由于氣候因素,您可以考慮穿材質輕便的套裝。除了與較正式行業 (例如銀行或法律部門)的人員會面外,男士可選擇不戴領帶。女性可穿著褲裝,無須穿著裙裝。
握手禮是印度常見的禮儀,也有許多印度人采用“合十禮”。這是一種本地問候禮,即雙手掌貼合,手指向上伸直,同時微微鞠躬。
印度人喜歡采用正式稱呼,而職場稱呼也應冠以醫生、教授(或先生、夫人)等頭銜。“Ji”是多個印度方言采用的名后中性稱呼,在旁遮普語中最為常用,不過也用于北部的印地語及其他方言。
遵守會議禮儀
在印度,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存在顯著的上下級差別。決策通常由最高管理層做出。會議開始時,每個人都應當先問候里面資歷最深的人士。在交換名片時,應當使用右手去接下,然后再有禮貌地收起來。
在商業會議中,你是可以閑談的方式來開場的。閑談中可能會被問及家庭相關的話題,同時您也可向商業伙伴詢問他們的家庭狀況,而這也是一種建立信任的方式。
雖然開會要守時,不過會議的開始或結束時間都有可能會被推遲。切記,在印度,溝通過程可能會比較緩慢一些。
理解商業語言
印度的官方語言為英語,而當地許多人也可說流利的英語。印度人認為說“不”具有冒犯性,所以多數會避免直接說“不”,但會使用含糊的表達方式,如 “對,但是…”或者“我們會嘗試”。因此,您和商業伙伴交談時要多加注意對話背后的語意。與對方一同協力摸索出正確的解決方案才是上道,催促過緊則會令人不悅。
建立長久關系
印度人的商業決策往往建立在信任和直覺之上。因此,他們格外重視與商業伙伴建立的關系。您可以花些時間去了解您的商業聯絡人,學會進行閑談,并抓住各種社交機會。當地人認為直接切入商務正題是對別人有失尊重的一個舉動,避免即可。
與我們聯系
TMF Group的專家有豐富的本地知識,我們可以幫您掌握進入印度市場的復雜過程。若您想在印度建立新公司,或想精簡在印度的業務,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