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小型企業出臺多項減稅政策,減稅總額高達600億人民幣,旨在鼓勵小型企業自主創新。如果得到適當合伙人的支持,企業將能從新措施中受惠。
這一舉動是中國為了維持“推動技術發展的先進國”地位所推出的最新措施。
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降低投資成本,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以下簡稱小微企業)創新及創業。國務院于2018年4月25日宣布的七大措施,將為小微企業提供600億人民幣的研發資金。
這些措施將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三年期間內持續有效:
- 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新購進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從現行100萬人民幣提高到500萬人民幣,大大減少了主要設備的購置成本。
- 享受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人民幣提高到100萬人民幣。
自2018年1月1日起,政府將:
- 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
- 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延長至10年,原為五年。
- 一般小微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并提高至8%。
自2018年5月1日起:
同時,政府也將目前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有關優惠政策分別從2018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執行。
這對企業意味著什么?
隨著新措施推出,企業必須快速采取行動,以把握當中的機遇。在某些情形下,新法規可能會比較復雜,而且部分企業需要在向稅務局提交申請獲得預批前進行資質評估。
對于企業而言,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需要建立其總賬和各類分賬,以明確識別不同類別的適資成本和費用。同時,這些企業也需確保相關部門收集和存檔各種文件,以作收據。某些新舉措的申請(例如: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過程特別復雜,因此也會比較耗時。小型企業可能會因為未能提出申請或提交錯誤檔案的問題,無法享受這些新福利。
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小型企業必須盡最大努力以全面享有政府新稅制之下的好處,同時還必須保持合規。這也是為什么小型企業在中國拓展,必須尋求具備豐富知識和經驗的本地專家協助的原因。
與TMF Group聯系
TMF中國辦事處為客戶提供一次性和現行稅務合規服務,以確保客戶保持合規,當中包括評估和申請新補貼。我們也能在全球處理重要的行政工作,這不僅能提升您機構的效率,也能提升合規度、透明度、靈活度,讓您可以專注于核心業務。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我們的服務?歡迎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