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2個成員國正式簽署了一直備受矚目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該協議在某些行業備受爭議,而在其他行業卻頗受歡迎。
盡管 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稅收透明度公告一夜之間躍上諸多媒體的頭條位置,但另一項重要的多邊協議現在也已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涵蓋世界經濟總量 40% 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 (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TPP) 最終正式簽署。雖然仍需美國國會和其他 TPP 國家的立法機構批準,但12個成員國貿易部長簽署的這一協議實際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意味著 21 世紀的貿易規則即將確立。
這項協議的簽訂是長達五年談判的結果,旨在建立更有利于公司和企業進行貿易的統一經濟陣營。簽署協議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中國并未簽署該協議,TPP 由此被視為是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地位的嚴峻挑戰。
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在一份聲明中如此評價該協議:“伙伴關系協議將消除各國 18,000 多項產品附加稅,從而為農民、農牧場主和制造廠商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有史以來所有貿易協議中對勞動力和環境最有力的承諾。與以往協議不同的是,這些承諾完全可以實現。”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對這一消息欣然接受。該協議在許多行業(包括農業領域)中引起爭議。美國奶農反對這項協議,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可以進口牛奶,使競爭更加激烈;而一些活動家則稱之為“是對互聯網最大的全球性威脅”,因為這項協議中關于揭密的措辭,而且可能在環太平洋國家強制推行“美國版權法中最差的一些方面”。
不過,這對亞太地區的企業究竟有哪些影響呢?其中之一,就是這一協議的簽訂意味著企業更容易進入利潤豐厚的北美市場。
TMF Group 亞太區負責人 Paolo Tavolato 表示:“TPP 將為許多在亞太地區運營的公司創造新的機會,使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更容易進入大型市場。TPP 還將鼓勵更多外資投入該協議涉及的亞太國家。”
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該協議的進展以及最能從 TPP 協議中獲益的國家。
訂閱 eAlerts,我們會將最新的新聞和更新直接發送至您的電子郵箱。
有興趣了解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請下載我們關于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文章。